鱘魚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章 棉紡廠,重返88,草根的官場逆襲,鱘魚本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俞承偉大致看了看,“我跟梅市長商量一下,這是好事,災後的建設資金肯定短缺,能募捐一些也好,不過具體的工作還得你們宣傳口來做,我們肯定做好配合就是了。”

徐亮的意思俞承偉明白,市裡肯定要出一筆錢。

這筆款子最好是走財政,人家來慰問演出帶募捐,總得給人搭臺子,人家好唱戲呀!

“我跟財政局知會一聲,最好別超過五十萬,咱們表現的窮苦一點,人家捐錢心裡也好受一些,打腫臉充胖子的事兒絕對不能幹。”

徐亮點點頭,“那就五十萬吧!人家是義務演出,不要什麼出場費,咱們怎麼也得給安排好吃住。”

俞承偉把下一份檔案遞給徐亮,“徐部長,這個表彰大會,還是把領導幹部的名額劃掉吧!多突出普通幹部和群眾,這次也是多虧了他們,才能戰勝百年不遇的水患,這方面的宣傳導向,我覺得還是要明確到位。”

徐亮心中暗暗讚許,“俞副市長放心,這件事我親自來抓,正好藉著這次手拉手慰問演出,好好的突出表彰一下普通幹部和群眾。”

送走了徐亮,俞承偉翻看久昌市棉紡廠的資料,眉頭皺的很緊。

幾個月前,梅連成就跟他打過招呼,要解決棉紡廠的問題,卻被防汛救災給耽誤了,現在看來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

棉紡廠曾經是久昌市的明星企業,現在也是明星,上訪明星,曾經搞鬧出過上千人進駐省委省政府的請願,很是把前任市長武文元弄的灰頭土臉。

代市長梅連成也不好過,水災之前,就被棉紡廠的職工給堵住過。

如今有部分職工的家裡也受災了,職工們的情緒就比較激動,算是久昌市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俞承偉從頭到尾的看過市政府政策研究室關於棉紡廠的調研報告和情況匯總,解決棉紡廠的難點在於嚴重的資不抵債,欠賬過多。

但是破產了事又無法安置那麼多的在職職工,一下子多出幾千人,久昌市的企事業單位根本負擔不起。

俞承偉按了內線電話,“清霖,準備一下,一會去棉紡廠一趟,就不要開車了,走十多分鐘就到了。”

棉紡廠距離市委市政府不遠,按理說佔地面積不小的棉紡廠,地皮就是現在最大的資產。

可俞承偉看過資料,棉紡廠的地皮存在嚴重的經濟糾紛,經過好幾次的抵押,分別抵押給銀行,其他單位。

弄的現在即便把地皮騰出來,都不夠給幾家銀行還貸的。

所以走在棉紡廠附近,明明周邊都是高樓大廈,只有棉紡廠彷彿城中村,更像是一塊狗皮膏藥貼在久昌市的臉面上。

姚清霖也做足了功課,指著一大片低矮的筒子樓說道:“這一片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築,是棉紡廠的集體宿舍,現在也還是作為職工家屬樓,去年最後一次集體分房,也沒有分,因為職工們出不起錢,年初的時候,棉紡廠又把這片筒子樓的產權拿去抵押貸款,造成了職工們的強烈不滿,圍堵了省委省政府。”

俞承偉輕嘆一聲,棉紡廠已經陷入到了死亡螺旋的迴圈當中,起死回生根本不可能,全部下崗破產了之也不可能。

從廠子出現問題到現在,斷斷續續也有十年時間了,久昌市換了兩三屆領導,每一屆領導不是不想解決問題。

但好像越解決問題越多,弄的成了久昌市的禁區,沒人敢碰了。

俞承偉和姚清霖走在廠區家屬樓外,環境只能用髒亂差形容。

老舊的筒子樓,木質的門窗,長時間沒有清理的生活垃圾,這些交雜在一起,再加上隱隱的怪味,很難想象這是一片幾千人的生活居住區。

“小夥子,你那個水瓶還要不要?”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之最強穿越系統

妙妙醬丷

序列:從瘋子開始晉升

我不要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