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八仙過海
鱘魚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八仙過海,重返88,草根的官場逆襲,鱘魚本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卡省的山比較多,績水市一半的轄區都是山陵,很適合種樹,種植經濟價值高的果樹。
兩年前種下的種子現在終於收穫了,其中最出彩的無疑是柚子。
以前績水市就普遍種植柚子,但是俞承偉履新之初就推廣了嫁接技術和品種改良,而兩年後正好是掛果期。
張雪花忙進忙出,就是在搬柚子,這種新品種個頭很大,而且果肉是鮮紅色的,據說市場前景非常不錯,已經有農民嚐到了甜頭。
張雪花把二十幾個柚子搬完,體格再好也有些臉紅。
“俞市長,今年柚子豐收,但是聽說銷路不是很好,老百姓挺發愁的。”
“這個不著忙,我嚐嚐品質怎麼樣。”
俞承偉拿著果農送的專門開袖子的小工具,開了一個之後嚐了嚐鮮紅的果肉,味道非常好。
“我當時吩咐的,農藥方面控制的怎麼樣?這個要是出口的話,農藥殘留絕對不能過高。”
張雪花也嚐了一瓣果肉,“昨天拿到的檢測報告,農藥殘留很少,應該符合當初的目標,出口嗎?”
“這個柚子的品質不錯,出口歐洲或者美國都沒問題,小日子和韓國那邊也有市場,另外還可以拿來做飲料,俞家村集團就可以吃下一部分品相不好的柚子。”
聽那麼多飲料企業吹牛說使用的都是什麼什麼果,其實這裡面俞承偉門清。
梁敏明確的說過,大部分飲料企業都是收購殘果,只要品質沒問題就行,品相,都打碎了還在乎什麼品相。
張雪花這兩年給俞承偉當秘書,對俞承偉的工作作風很瞭解。
“如果能賣掉品相不好的果子,那就能讓果農回收一部分成本,再出口的話,是不是能賣上大價錢?”
“今年增收可以確定了,也算了了我一個心事,免得別人說我不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所以今年秋收,柚子的銷售是重點,過幾年我們下鄉去看看。”
農民增收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因為農民得到的紅利,自古以來都是最少的,等校長免除農業稅還得幾年呢!
俞承偉此時就不得不借助外力,比如讓凌秀波幫忙牽線搭橋進行柚子的出口,讓俞家村集團收購那些品相不好的殘果,首先確保把豐收的果實賣出去。
俞家村食品集團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在國內也算快銷食品和飲料的龍頭企業,和某師傅並駕齊驅,甚至略微領先了一籌。
在俞承偉的牽線下,俞家村在林卡省設定了一個飲料生產基地,位置就在績水市轄下的龍山縣。
這次陪同俞承偉下鄉的除了張雪花,市政府幾個部門的負責人,還有俞家村集團現在的執行總裁梁敏。
龍山縣的幾大班子陪同考察,都盼著飲料基地能最終落戶龍山縣,那將成為本地的支柱產業。
“老疙瘩,果子的品質沒問題,交通條件也便利,現在差的就是規模,滿績水市全算上,果子的產量怕是有點撐不起一個飲料基地。”
俞承偉也看了一大圈,知道梁敏說的在理,因為成本核算的問題,飲料廠肯定不能用品相好的果子,但龍山縣極其周邊的果子,產量不算大,這裡的產量指的是拿來榨果汁的果子。
“那就只能擴大收購的範圍,除了績水市,其他地市的果農也可以來嘛!”俞承偉指著遠處的果林說道:“最好是搞成立體種植,除了柚子之外,地面空間也利用上,種些其他高產的水果,也能豐富飲料的品種。”
梁敏此行純粹是為了幫俞承偉,賺不賺錢無所謂,她比俞承柱的眼界開闊,知道這幾年是俞承偉的關鍵時期。
好鋼就得用在刀刃上,聽說凌秀波都給安排上空運海運了,作為俞家人,他們豈能落後。
等飲料基地的事情敲定,梁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