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鐵路專線變運河
鱘魚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章 鐵路專線變運河,重返88,草根的官場逆襲,鱘魚本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俞承偉這是摸準了一些李愛民的脈搏,李愛民聞聽大喜。
“這個不錯,讓市民們休閒也有個好去處,行,到時候我去寫幾個字。”
李愛民拍板簽字之後,二鋼和新日製鋼廠的合資事宜走上快車道,因為是雙方各佔一半的股份,二鋼不足的部分,有市裡劃撥了一大片工業用地彌補。
所以合資公司的治理框架是一塊招牌兩套人馬,中日雙方都有一個運營管理體系。
至於今後怎麼磨合,股份制的董事會怎麼改,是在哪上市等等,談判的時候留下了一個三年的緩衝期。
既然逐漸瞭解了李愛民的性格和做派,俞承偉把合資公司成立的節目弄的非常盛大,並且由李愛民主持,還託了魏晴柔的關係請回來一個知名的主持人,據說可能還會在央視播出,這一記可是把李愛民拍的舒舒服服。
俞承偉把這一攤甩給葉世寬和李愛民,他本人則在場地露了一面就去了臨渠縣。
經過李茉等縣委班子成員的努力,臨渠港口的設計規劃已經出圖,並且得到了專家組的驗收,現在就等著鋪錢建設了。
俞承偉對這方面不熟,但是他懂得看報告,再加上之前設定的條條框框,都是能具體到人的,誰簽字是要負責人的。
李茉看到俞承偉一份份的稽核,還以為俞承偉覺得花錢太多了。
“俞市長,這些前期的論證和規劃,差不多花費了一千多萬,主要還是俞市長說的,要把臨渠縣當成港口來整體規劃,這就涉及到了城市規劃,甚至還有防備海潮和內澇的設計,花費的就比較多。”
俞承偉擺擺手,“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前期論證和規劃不到位,到時候路面變成拉鍊,城區變成澤國,那才叫惹人笑話,這些東西都要封存好,咱們不說百年,起碼也得五十年之內經得起檢驗,建設開始之後,也得把這一條貫徹到位,所有建築,不能用個十年二十年就趴窩了,出了事,那是要追究一輩子的。”
俞承偉翻到最後一個檔案,是建設臨渠縣到績水市鐵路貨運的申請,要鋪設一條專線鐵路。
對此俞承偉不看好,交通部那邊都被打回了幾次,鐵道部就好跑了?所以這份申請完全沒有必要。
對於李茉,俞承偉比較看重,他把績水市的地圖拿來,用筆在績水河上劃了一道。
“建設鐵路的費用太大了,還不如發揮績水河的優勢,開鑿一條運河,不用太長,只要抵達臨渠縣即可,剩下的那片區域,全都炸掉,作為港口的堆場儲備用地。”
這個思路是李茉等人之前沒有想到的,既然把臨渠縣作為全區域都是港口的城市建設,那就不存在短途運輸的問題。
而且一條小型運河的修築費用,明顯會比修築鐵路專線來的省錢。
俞承偉最後在檔案上簽字,作為績水市城投公司的一支筆,他簽字了,城投公司才會放款建設。
看到俞承偉簽字,李茉等臨渠縣的領導們無不歡欣雀躍。
俞承偉最後把李茉留下來,“李書記,有件事我跟你通個氣,我準備推薦你出任績水市的市委常委,當然了,能不能成還不知道,就是讓你有個心理準備。”
李茉的確沒想到,本以為臨渠縣被績水市代管,即便有重大投資專案,臨渠縣的原班人馬也會是後孃養的,很快就會被摘桃子,沒想到俞承偉卻說要推薦她進入績水市常委。
“俞市長,您放心,我一定會把港口建設抓好,整個臨渠縣縣委班子絕對是有戰鬥力的,請俞市長放心,請組織放心。”
俞承偉很滿意李茉的表態,只要把李茉推進績水市常委,那麼臨渠縣和港口這一塊,再加上城投公司的作用,誰也別想從他手裡摘桃子。
對於奠基儀式,俞承偉另有安排,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