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218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願舍的,是先定國公留下來的那把琴,以及那隻盒子裡的物什。
作為大丫鬟,巧玉清楚,老夫人有不少金貴首飾頭面。
寡居後,那些都不戴了,全讓梁嬤嬤收去庫房裡。
梁嬤嬤每年趁著日頭好,會拿出來擦一擦、做做保養,巧玉才有機會觀賞下。
那些好東西,這次都沒有帶。
老夫人解開包袱,拿出盒子,開啟來。
巧玉一看,不由一怔。
厚厚的一整疊,都是銀票。
再順著老夫人手指的位置,仔細一瞧,銀票主人的名字,巧玉根本不認得。
老夫人輕輕翻了翻。
名字各異,光巧玉看到的,都有五六個不同的人了。
把東西又都收起來,老夫人握著巧玉的手,柔聲與她道:“這幾日間,會天翻地覆。
很早之前,長公主就在做各種準備了。
念之下定決心後,我當然也不會猶猶豫豫、拖他後腿。
比起變不了現錢的地契田契,我身邊呢,還是銀票合適些。
票主都是可信的,真到要用銀子的時候,就能兌出來。
一直在等這天,還是比預想得快了些……”
巧玉輕問:“長公主與國公爺,都知道您要做什麼?”
“自是知道的,”老夫人笑了起來,“往李子莊方向,中途會經過一座小莊子,門口有個裂了口的石墩子。”
巧玉一聽,道:“奴婢知道那兒,以前出門,您指給奴婢看過,說這家人有意思,裂了口的墩子就這麼放著。”
“是,”老夫人道,“記得就好,我們就在那莊子下車。”
巧玉的心,跳快了一拍。
她想,她的預感是對的。
老夫人的的確確是早做了準備,甚至不動聲色地讓她記住了那小莊子的位置,讓她哪怕就只有一個人,也能尋到地方。
巧玉問:“您出門了,京裡其他東西呢?回來後,還在嗎?”
“誰知道呢,可能都沒有了吧。”老夫人嘆了聲。
他們所有人一走,皇上勢必震怒,不用等念之舉兵向東,謀反的罪名就會落下來,抄家少不了。
那座宅子,有太多的回憶,也有太多搬不走的東西,只能留在那兒了。
等念之重新回到京城,再看看能尋回來多少吧。
“您一定很捨不得吧?”巧玉從老夫人的眉宇裡,看到了一絲哀傷。
“捨不得,”老夫人坦言,她把巧玉抱在懷裡,“好在,我最不捨的,我都帶上來。”
巧玉靠著老夫人,視線落在了那把琴上。
老夫人輕輕柔柔拍著巧玉的背。
人生,總有許多不如意,也有許多權衡利弊。
當年送走剛出生的女兒是無奈之舉,其中道理,她也十分明白。
只是,作為母親,她對女兒萬分愧疚。
長輩之間的鬥爭與傾軋,最後由毫不知情的孩子承擔了結果。
這一次,她不會放開女兒的手了。
誠然,讓巧玉離開,更安全些。
皇上要抓的人海了去了,哪有工夫惦記一個沒了蹤影的小丫鬟。
等他們回京後,她再去接巧玉,就可以了。
認回女兒,輕飄飄的一句話,只要老夫人開口,巧玉就從小丫鬟變成了國公府的大姑娘。
可是,為人母親,除了給予身份,更要給予認同。
巧玉的成長裡,沒有林宣這麼一位父親。
回府後,老夫人在巧玉的面前,扮演的也不是母親的角色。
二十年的人生經歷,有朝一日被全盤推翻,巧玉要如何認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