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216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未參與過什麼京中貴女們的這個花宴、那個花宴,只聽秦鴛抱怨過幾句。
用秦鴛的話說,只幾人能結交下,其他人,臉上笑、心裡愁,各懷鬼胎,所以,她用一手出神入化的葉子牌,贏得沒人敢再叫她去赴宴了。
秦鸞當時聽得直笑,現在想來……
眼前這狀況,就是個小型的各懷心思的花宴了。
有點意思。
豐富一下她缺失的“京中貴女生活”。
慈寧宮裡,一樣是各懷心思。
永寧侯夫人坐著,與皇太后絮絮說著家常話。
“您突然召我來,我還挺意外的。”侯夫人道。
“就是好久沒有見到你了,”皇太后笑了笑,嘆道,“雖是隔了些時日,哀家還是得給你賠個禮。”
侯夫人道:“此話怎講?”
“就是啟兒婚事,”皇太后搖了搖頭,“啟兒理虧,哀家很生氣,當時就想給你賠禮,只是安國公府那兒……
國公夫人這麼多年很不容易,她也是個知道好賴的,心裡定十分愧疚與不安。
哀家與你說這道那,態度太明確,國公夫人難上加難。
事情已經那樣了,哀家只能叫你孫女來,與她說說,讓她給你捎個話。
可到底是沒有當面與你說過。”
永寧侯夫人面上露了三分惱:“過去的事兒,提起來做什麼?這事兒過了就別提了。”
皇太后搖了搖頭:“你還是老脾氣。”
老脾氣好,若是變化大了,才會讓人不放心。
皇太后觀察著侯夫人,侯夫人也在品皇太后。
進宮前,她以為皇太后“拿”了主意,這出調虎離山之計,是皇太后配合皇上使出來的。
但是,坐下來說了那麼會兒,永寧侯夫人有些吃不準了。
皇太后可能是被皇上瞞在鼓裡了,是被動著配合。
這在侯夫人看來,是件好事。
如果皇太后全盤掌握,那麼,自家想在合適時間脫身,絕不容易。
皇太后不知情,才有活動的空間。
話又說回來,哪怕是被皇上趕鴨子上架,一旦到了危機時,皇太后可不會計較皇上的隱瞞,而會毫不猶豫地配合下去。
理順思路,侯夫人道:“這把老骨頭了,不就是一股子老脾氣?不像年輕人……”
說到這兒,她看向了邊上坐著的年輕人。
“淑妃娘娘,”侯夫人問,“豆沙糕還合您的口味嗎?”
“我嘗著挺好,”淑妃笑了起來,“不過,還是惦記百合糕。”
皇太后指著她,笑罵道:“看看,年輕人!”
侯夫人哈哈笑了起來。
第249章 本事
三人都在笑,三人心中,都沒有一點笑意。
皇太后絮絮叨叨,誇讚永寧侯在飛門關建了功業,大周的今日離不開老侯爺這樣的臣子的忠心。
老侯爺不止自己建功立業,亦為大周培養了無數將才。
如今在戰場上奮戰的將士裡,有許多位是老侯爺一手指點出來的。
老侯爺能在前方奮勇,亦得益於侯夫人在京中的付出。
當年在駐地裡就是如此,男人們打仗,夫人們教養孩子、做戰袍戰靴,後勤事務樣樣在行。
……
侯夫人很給面子,附和幾句、亦回憶幾句。
平心而論,皇太后也“不容易”。
明明猜忌林繁,也猜忌他們秦家,那顆懷疑的種子埋了那麼多年,這會兒已經被澆灌得冒枝葉了,皇太后還得慈眉善目地與她憶苦思甜。
沒有露出半點端倪,言語裡聽不出一點兒質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