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257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長公主要反。
“老侯爺用兵有方,”驛官趕緊誇了一句,又問,“那定國公在嗎?安北侯呢?”
“都在鳴沙關,收拾戰場,修補城牆,還得忙上幾日,也得防備西涼捲土重來,”永寧侯打量著驛官,“京裡到底有什麼事?怎麼,皇上交代的事兒,老夫還辦不妥了嗎?”
驛官笑得比哭都難看:“您能辦,肯定能辦。”
可他不敢讓永寧侯辦!
誰都不在,他把文書交給老侯爺
老侯爺看了上頭的內容,沒有反心倒還好,最多跳起來大罵京裡有小人興風作浪,真有反心
讓人看著他返程,再截殺,文書一燒。
沒人知道文書上的內容,飛門關依舊是永寧侯的一言堂。
他死得,也太冤了吧!
第293章 誰退誰是傻子
驛官摸了摸自己的後脖頸。
說起來,已是酷夏,帳中也沒什麼風,可他就是覺得,背後涼颼颼的。
“老侯爺,”被永寧侯盯著,驛官急中生智,道,“是這樣的,京裡有一聖旨要送達飛門關,需得您、國公爺、侯爺與幾位將軍一塊接旨。
頒旨的行人在路上了,很快就會抵達飛門關。
驛丞知道這兒打仗,都往前線去了,定不可能所有人都在關內,因而讓小的先來傳個話。
請幾位貴人回關一趟,等行人一道,就好頒旨了。”
驛官說完,又重重點了點頭。
他覺得自個兒編得很不錯。
他就是個傳話的,咬死萬事不知就行了。
等行人帶著聖旨到了,安北侯和幾位將軍要如何應對永寧侯父子與定國公,那是他們軍中事情。
與他這麼個小小的驛官,沒有干係。
永寧侯聽他這麼說,微微一愣,而後笑了起來:“老夫知道了,打下玉沙口後,大軍一直被擋在鳴沙關外,遲遲沒有攻克,京裡等急了,皇上才下旨來督軍、鼓陣士氣的吧?
等京中收到最新的戰果,一定會十分高興。
既然聖旨要到了,老夫就把人調回來,接個旨,喝碗祝功酒。
那行人哪日能到?
前頭還得繼續打呢,來回也得時間,別耽擱著了。”
驛官聽永寧侯這麼一說,喜也不是,不喜也不是……
自家的糊弄話能糊弄住老侯爺,說明項上人頭保住了,他本該高興才對。
可他又怎麼可能真的高興起來?
永寧侯話裡話外,都是進攻,打仗,是戰局。
老侯爺真的會起兵造反嗎?
反正,他是一點也沒有看出來。
甚至,為了先前懷疑老侯爺,而滿肚子的不是滋味。
猶豫之情,從表情裡漏了幾分,驛官又不敢說實話,只能訕訕笑了笑。
“口信送到了,”他尋了個託詞,道,“小的就先出去了。”
永寧侯應了。
等人離開後,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散了。
京裡出現變故了。
驛官的到來,絕不是什麼提前知會一聲,他就是來遞完整訊息的,只是,問了一圈沒人在關內,他不敢說了而已。
前腳有驛官,後腳有行人,那聖旨裡大抵是個什麼內容,秦胤怎麼可能猜不到?
心知肚明,又得裝作不知。
秦胤穩住了驛官,此時此刻,又不得不思考:現在到底是什麼局面。
京城與飛門關,兩地路遠。
訊息傳遞自然不能及時。
速度最快的,自是一路換馬換人,日夜不停,但這種消耗也最大,一般只用在緊急的軍報上。
不急切的軍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