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119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鸞抬眼看林繁,眨了眨眼。
林繁給她捎些好吃的,這不奇怪,就是方天這兩句話,說得怪了些。
顯得,刻意了。
林繁被她這麼一看,忍不住笑了聲,拍了拍方天的肩:“叫你買個粥,你話還真多。”
這麼一說,秦鸞瞬間就瞭然了。
方天不知具體狀況,又一心想為林繁說好話。
秦鸞彎著眼,道了聲謝。
錢兒歡歡喜喜接過了食盒。
在定國公講述裡,做半夜生意還能那麼興榮的鋪子,這粥到底什麼味兒,她可好奇了呢。
兩廂道別,秦鸞與錢兒的身影消失在了牆後。
林繁沒有多作停留,快步往國公府走。
方天跟上去,輕聲嘀嘀咕咕:“爺,您怎麼能說小的話多呢?您特意讓買了的,就得告訴秦姑娘。”
人生大事,絕對不能做好事不留名。
雖然說,即便他不開口,秦姑娘也能知道是他們爺讓準備的,但是,他多說一句,也是誠意。
別的地方的粥,和大老遠去平江樓買的,更是不一樣。
都跟他們爺似的,只做事,不說話……
等等!
生花閣!
爺說是贈給鄉君的生辰禮,但那也是爺請秦姑娘說事的地方。
方天絕不會懷疑林繁送筆墨鋪子的動機。
可是,生辰禮,與尋個地方,與給他舅公舅婆安排活兒,這些其實並不衝突。
方天悄悄看了看林繁。
他們爺嘴上說著“並無其他心思”,但他的舉動,其實是有位秦姑娘考量的。
也許是爺心動又不自知,也許是爺習慣了做事周全,反正是沒有留名。
明明,鄉君收了生辰禮,他們一家也感謝爺的妥善安排,只秦姑娘還什麼都不知道……
就這樣,剛那碗粥,爺還嫌棄他多嘴呢。
下次,在爺不知道的時候,他還要再多多嘴,多在秦姑娘跟前誇一誇爺這人的好。
秦姑娘那麼聰慧,一定會有一雙發現優秀之人的眼睛。
東園裡,錢兒開啟食盒。
畢竟夜裡涼,即便用砂鍋裝著,又裹了一層棉墊子,裝在食盒裡,到了此刻,也不燙手,只溫溫的。
主僕兩人,一人盛了些,在桌邊坐下。
粥這麼普通的食物,要做得出色,可比山珍海味難多了。
錢兒嘗一口,就知道定合自家姑娘口味。
她一面用,一面想:國公爺還是很懂的嘛!那瓜能擰明白,也不奇怪
秦鸞小口小口喝著粥。
明明只這樣的溫度了,秦鸞卻覺得,吃在口中,暖在心裡。
難怪會有“熨帖”這種詞呢。
那句詩怎麼唸的來著?
“熨貼愁眉展,勾般笑口開。”
深夜裡,品這麼一碗好粥,又是林繁讓備的,她怎麼會不莞爾呢?
第138章 咬他一口狠的
赤衣衛上下,動作很快。
馮靖依著林繁的吩咐,又理了一遍各處關係。
“您說的那漢子,鋪子裡都喊他‘阿孟’,此人不在鋪子夥計的名冊上,”馮靖道,“衙門那兒登的應是前兩年的,時間久了,米莊人手增減,倒也說得通。
東家馬貴,這個月才從老家回京來打理生意,我們的人在米莊附近轉,正好看見他了。
劉大人讓我問您,要不要他們出人手,讓馬貴到衙門裡,就借新一年各種手續要重新辦一辦這麼個由頭。”
馮靖口中的劉大人,指的是京兆衙門的劉獻安。
京中各鋪子的來來往往,的確得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