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188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的勝利傳回來,皆是一片沸騰。
駐地的軍帳、主城的議事堂、立朝後的金鑾殿……
而他趙隸,站在其中,以不同的身份,聽著大臣們幾乎如出一轍的誇讚。
尤其是建隆三年,朝中被這些誇讚淹沒了。
“皇太子用兵如神。”
“皇太子所到之處,舉城來降,這是天下對大周的認可,對太子殿下的認可。”
“我大周的太子,驍勇、有人望,真乃幸事!”
“天佑大周。”
那些贊言從記憶深處翻湧出來,與如今殿內誇獎林繁的話重疊在一起。
皇上閉上了眼睛。
大笑著的趙臨,與神色淡淡的林繁,兩人的面容在他的腦海裡一點一點重疊。
像嗎?
比前些年像。
越來越像了,他為何早幾年沒有看出來這種相像呢?
那林繁是嗎?
一定是的。
哪怕林繁不似趙臨情緒外放,哪怕林繁那彎彎繞繞又煩人的脾氣與趙臨截然不同,但他打起仗來,這種完全不要命、兵行險著、大膽又有想象力的方式,和趙臨一模一樣。
透過血脈延續的本性,哪怕林宣養了他八年,依舊埋在了林繁的骨血裡。
一旦到了他展現的時候,鋒芒畢露。
第217章 一盆冷水
徐公公立在皇上身邊,後脖頸拔涼拔涼。
金鑾殿中這麼多人,只有他真正知道皇上的想法。
皇上為何格格不入、為何悶悶不樂?
他一清二楚。
清楚到,徐公公沒法不心驚肉跳。
文武大臣們誇得越多,他就越怕,怕到恨不能立刻退朝,讓皇上回御書房裡生悶氣,他小心翼翼伺候,也好過站在這兒,兩面煎熬。
好在,皇上沒有讓他煎熬太久。
許是他自己也聽不下去了,皇上揮手退朝。
朝下雀躍的聲音瞬間止住了,紛紛列隊,恭送皇上。
皇上亦知自己臉色不對,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勉強冷靜三分。
“前方大捷,眾卿喜悅難抑,朕亦相同,”站在殿中,皇上冷聲道,“只是,大戰並未結束,西涼之後會怎麼選,南蜀確定不摻和了嗎?這些還都沒有答案。現在高興,未免太早了!大軍尚未回京,各方不該放鬆警惕!”
這些話,如一盆冷水,迎面潑下。
卻也十分有理。
眾人忙拱手行禮,口稱“謹遵皇上教誨”。
皇上大步流星出了金鑾殿,儀仗跟了出去,等那廂走遠了,殿內的氣氛才緩和了些。
當然,不似先前一般、恨不能立刻開啟酒窖、開慶功宴了,而是,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了後續的安排。
黃太師沒有參與,他揹著手慢慢往外走。
邁出大殿時,初陽伴著晨曦,照亮了整座廣場,也映在那層層琉璃瓦上,閃著光,落到了黃太師的眼中。
不由地,老太師眯了眯眼。
而後,他轉頭看向皇上離開的方向。
皇上早走了,看不到什麼,老太師卻沒有收回目光,他在心裡反覆咀嚼著皇上最後說的話。
理是這麼一個理。
只是,不合時宜,也不該由皇上來唱這個黑臉。
先前最合適流暢的,該是有人站出來為永寧侯、定國公等人請功,皇上安排賞賜、退朝後送往各府,再由一位老臣站出來把黑臉的活兒做了,皇上打個圓場,賞歸賞,後續謹慎也需謹慎……
偏偏,這套最流暢的,能提振士氣的同時,也讓眾人不會因盲目樂觀而另出岔子的議程,沒人出來當先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