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190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看文筆,幾乎沒有文筆可言,比老太師讚許的那些文章差了十萬八千里。
當然,如此平鋪直述的直白表達,也不是黃逸寫文章時的真實水平。
再喜歡習武,不肯去走科舉,黃逸畢竟是黃家子弟,基本功不差。
只能說,黃逸選擇了用這樣的表述方式,來面對自己的祖父。
無需恢弘,也不用煽情,只需要用最日常的口吻來講述,他們不是師生,是祖孫。
樸實、真摯,讓老太師看完,心中五味翻滾。
同時,他也知道么孫寫家書回來的意思了。
希望老祖父積極主戰,給將士們爭取更多的時間與機會,而不是放棄大好機會,西涼撤了、他們大周便收兵。
黃逸不會主動做這事兒,不用多猜,定是永寧侯和林小子的主意。
因此,這家書才能與軍報一塊抵京。
黃太師輕輕哼了聲。
那一老一少,跟他耍起心機來了了。
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一老一少,是挾著他的寶貝孫兒、令他在京裡這樣那樣。
真是……
黃太師抬眼,看了看商議事情的範太保與史尚書,捋了捋鬍子。
打就打吧。
他不喜歡胡亂興戰事,但也知道何時該打、何時不該打。
等打下西州城,直指西涼中心,他這些年花出去的銀錢,要十倍百倍收回來。
把家書收到袖中,黃太師拍了拍秦治的肩膀,清了清嗓子:“依我看,眼下還需要老侯爺坐鎮飛門關,繼續給西涼壓力。
他又不登戰場,關內有太醫看顧,你大可放心。
侯夫人見多識廣懂大體,定能明白這些,倒是你,老父與兄長離京征戰,京裡靠你主持,怎麼也得給幾個晚輩做好榜樣。
等下從衙門出去,別愁眉苦臉的。”
秦治“啊”了聲。
這話兩個意思。
老太師主戰,符合秦家的利益;他的擔心有了很好的理由,不用擔心露餡。
這讓秦治不由鬆了一口氣,順勢道了謝,應下了。
董侍郎亦聽到了,給史尚書打了個眼色。
第219章 劍走偏鋒
午後,黃太師到了御書房。
徐公公請了他進去。
黃太師呈給皇上的,是兩封摺子。
一封是兵部後續排程的草案,一封是玉沙口大捷、各處論功行賞的安排。
平心而論,今兒來御前就是觸黴頭,黃太師心知肚明,早上才會話趕話的被範太保刺兩句。
依著黃太師的性子,明知倒黴,定不會上,改作明日還好些。
偏軍情壓在心頭,老太師斟酌來斟酌去,不願意耽擱,那就,自己來觸黴頭吧。
只要周旋得當,頂多被皇上訓幾句,也正好藉機摸一摸皇上的底。
不弄清楚皇上那莫名情緒的原因,往後就不是觸黴頭這麼簡單的事兒了。
果不其然,兩封摺子,皇上的面色越來越沉。
沒有提賞賜之事,皇上只說那草案。
“兵部想要乘勝追擊,愛卿把這摺子送上來,也和他們一個想法?”皇上問道。
“不想,”黃太師劍走偏鋒,反倒讓皇上愣住了,“老臣其實是盼著收兵的。”
皇上眯了眯眼。
這摺子看得他憋了一胸口的氣,正想宣洩,沒想到,黃太師在他面前堆了團棉花。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皇上只能忍著脾氣,示意黃太師說下去。
“西涼大敗,南蜀定會縮回去,”黃太師緩緩道,“石魏死了,蘇置是敗將,西涼之後由誰領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