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85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圍了。
偏偏,上上下下的,愣是沒有一個人知道緣由。
“家父還好嗎?”徐忱憂心忡忡,急著問,“外頭到底是怎麼一個狀況?”
林繁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聽說是太平府徐況那兒的問題,徐忱連連搖頭。
“這事兒真是……”徐忱懊惱極了,“家父看得透徹啊,他當初就說過,不能因著同在太平府,就與塗家走得太近,這不是什麼好事。
我卻覺得家父太謹慎了,幾個孩子往來而已,家父既是大殿下的師長,又怎麼會有二心?皇上不會以此懷疑家父。
現在想來,薑還是老的辣,家父想得對。”
林繁聽他這麼說,便問:“老大人早前就知道太平府的事?只說過,並無證據,不知是否有什麼書信?”
徐忱眼睛一亮。
“有的!”徐忱忙道,“我當時收到家父來信,說他去信訓況兒了,讓我也督一督況兒,叫他約束幾個孩子,我有給父親回信。”
一面說,徐忱起身,一面往外走。
林繁跟上去。
徐忱引他進了徐太傅的書房。
老太傅這兒東西不少,擺放很整齊。
伺候書房的管事被徐忱找人叫醒了,披了件衣裳趕來,把太傅收攏的家書一疊疊找出來。
徐忱從中找到了自己的那封回信:“這就是我當時寄回來的,按說況兒也會回信。”
管事蒙著頭找,很快,把徐況的信也翻出來了。
林繁一一接過來,開啟看其中內容。
徐忱的回信如他自己說的,雖答應了會叮囑徐況,但字裡行間也透了幾分“老父親您杞人憂天”的心情。
而徐況的回信恭謹許多,許是老太傅去信時言辭更激烈,這位次孫回得戰戰兢兢,直應會管好自己的幾個兒子。
“有這兩封信,因能解太傅燃眉之急,”林繁想了想,又道,“不知太傅的信……”
徐忱犯愁。
他收到的信都在任上衙門裡,可他現在回不去。
徐況手裡的信當然也在太平府,也不知道現在那兒是個什麼狀況。
聽徐忱一說,林繁便道:“這就不勞徐大人了,我使人去取。”
徐忱長長鬆了一口氣。
京中大大小小官員都嫌林繁煩,事多,但在徐忱看來,林繁做事很靠得住。
只要是行得正站得直的,根本不用怕林繁。
連他老父親都感嘆,林繁年紀輕輕就這麼有能耐,再多歷練幾年,更是朝廷棟樑。
林繁吃虧就吃虧在父親早亡,朝中無人引路、也缺人指點,不似他們徐家,子孫多人入仕,對的、不對的,都有徐太傅掌握著、教導著。
徐忱備了紙筆,寫了兩封信。
一封給留在任上的管事,讓他配合去取家書的人,另一封給徐況,簡單說明京中狀況,讓他把家書交出來。
信上落了印,蓋上火漆。
林繁收下,道:“老太傅在宮中並無危險,府上千萬不要著急,外頭其他老大人們也在想辦法。”
徐忱連連應下。
趁著夜色,林繁離開徐家。
待天亮城門開,兩匹快馬離京,奔赴兩地。
在宮內等了一夜的老大人們最終還是沒有見到皇上,只能無奈又難過地回府。
畢竟都不年輕了,總不能徐太傅還未脫困,他們其中就有誰倒下了。
好在,離開印沒兩天了。
金鑾殿上,皇上總不能不見他們了吧?
至上朝那日,三呼萬歲後,範太保第一個發難,不管如何,總得有個理由。
皇上坐在龍椅上,聽底下大臣們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