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88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最多。
幾年間,不停有人戰死,也有人加入。
趙揮的兩個大些的兒子死了,秦胤也失去了三個孩子,活下來的就是趙臨與趙瑰。
同時,趙揮的地盤越來越大,兵力多了,少不得糧草、軍資支援。
這時候站出來的就是顏家。
顏家主人以厚實的家產資助趙揮,更把女兒顏潤茗嫁給鰥夫趙揮做填房。
這種利益交換,在亂世之中太常見了。
“就是現在的皇太后,那時她還年輕,對吳王與長公主很是關心,繼母與繼子女的關係極其融洽,”永寧侯嘆道,“就算她生下了兒子,依舊很公正。”
再之後,趙揮建朝大周,追原配聞氏為後,也立了顏氏。
同時,太子之位落在了趙臨身上。
皇后、太子、長公主、二皇子趙隸,幾人的親近關係依然如舊。
起碼在那個時候,他們所有人都是這麼看的。
“吳王善戰,且身先士卒,回回親征,”回憶起先太子彼時風采,秦胤感慨萬千,“你說他初生牛犢不怕虎也行,他和林宣,拜把子兄弟,朝廷現在南面的兩州六府,就是他們兩人,一年時間打下來的。”
會打仗,這在亂世是本事,可彼時建朝了,太子長時間不在京中,出征在外,朝堂上難免有話要說。
太危險了。
那可是太子殿下,若在戰場上出了什麼狀況,如何是好?
趙臨不聽這些,他說人有長處、亦有短處,他擅長進攻殺敵,卻不擅長內政開拓,京中有父皇在、有太傅等精通此道的大臣在,就足夠了。
“徐太傅勸過吳王很多次,勸不進,也就隨他了,”秦胤搖了搖頭,“徐太傅後來說過,吳王有自知之明,在內政上,他確實不如他的弟弟有天分。這也造成了臣子之間分了兩派……”
這一點,不用祖父細說,秦鸞自能體會。
一眾戰場上廝殺過來的武將信任太子,強者為尊。
而文臣們更推崇趙隸。
“建隆五年,先帝病重,”秦胤深吸了一口氣,“吳王與皇上往泰山祈福,吳王在山道上墜馬,傷重不治。”
“吳王墜馬,是意外還是……”秦鸞問。
永寧侯搖了搖頭,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繼續往下說。
“林宣當時並未上山,知道上頭出了事,才急匆匆趕去,”秦胤道,“他抵達時,吳王還剩一口氣,這一點,隨行之人都能證明。訊息傳回來後,朝中有人質疑吳王墜馬緣由,但從泰山回來的人都說,吳王臨終前並未提過,且林宣一力支援皇上。”
因著林宣的身份,以及與先太子的交情,那些質疑聲才散了。
只是,沒有人知道太子妃的下落。
身懷六甲的太子妃,不見蹤影。
第103章 就做你家東床
祠堂裡很靜。
秦鸞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祖父口中的真相太讓人驚訝了,可轉念一想,又是情理之中。
不是那樣高高在上的身份,又怎麼會讓皇太后和皇上如此忌憚?
永寧侯略緩了緩情緒,道:“那時候,先帝已經是強弩之末,他病得很重。駕崩前,先帝曾單獨召見過老夫。”
病情嚴重已經讓先帝精神疲憊了。
趙臨的死更是沉重的打擊。
他當時最信任的,就是第一個起兵響應他、追隨他那麼多年的永寧侯。
先帝交代過,他現在只有趙隸這麼一個兒子了。
若顏氏與趙隸太平,皇位便如此傳遞,趙隸雖年輕,但在徐太傅等人的指點下,還是能有一番作為的。
若有一日,這對母子行事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