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73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太傅今兒嗓子不適、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脾氣上來了,訓又訓不了,萬一氣病了……

真沒那個必要。

林繁不想氣徐太傅,卻管不住有人要煽風點火。

徐公公奉了茶,尖著嗓子,道:“皇上,大殿下那兒還等著徐太傅授課。”

“讓他等著,”皇上隨口道,“朕與太傅商議朝事,難道比他聽課還要緊?一到冬天就犯病的身子,還不知道好好養著,就曉得看書、看書!”

徐太傅皺了皺眉頭。

皇上又道:“太傅就是太縱著他了,他想看什麼書就教他什麼書,他自身沒有閱歷,根本無從領會,越學越鑽牛角尖,生生成了書呆子。”

徐太傅不愛聽這話。

與大皇子唸書教養有關的話題,他與皇上不知道爭了多少回了。

最初時,還是講理為主。

畢竟,教學需得因材施教。

大殿下那身子,別說大江南北了,連京城都沒有走出去過,何談閱歷?

閱歷受限,多讀寫聖賢佳作,他們幾位老先生多講多教,總不會讀差了、教歪了。

皇上說大殿下迂腐,但在徐太傅看來,再迂腐,也比二殿下那樣不學無術強!

他們一眾老頭子,培養的是大周將來的皇帝。

繼承皇位之人,不一定需要自己有多麼的天縱奇才,但他得能看懂史書,能聽邊上文武大臣們的意見,且能從中分辨對錯、善惡。

徐太傅認為,大殿下在這一點上,學得很好。

當然,皇上曾經也很好。

就是登基久了,脾氣大了。

這很正常,沒有人會一直不變,因此,徐太傅也在總結,想把大殿下教得比當初的皇上更好。

再有一點,大殿下因著身體緣故,自幼剋制,這種克己的品質,會讓他在很多年後,與皇上的大脾氣不同。

“皇上,”徐公公道,“您這麼說大殿下,太傷老太傅的心了。”

徐太傅眼皮子都沒有抬。

這斷根的玩意兒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指不定要怎麼陰陽怪氣呢。

第85章 她是個人

林繁也不想讓徐公公往下說,十之八九沒有好話。

“皇上,”林繁開口,打了個岔,“臣先回去做事了。”

皇上頷首,示意知道了。

徐公公卻沒有收口,趕在林繁退出去之前,道:“昨兒底下有人休息出宮,聽外頭說大殿下病情。大殿下的身體,若是成親了,會不會好些?”

林繁心裡咯噔一聲。

早知那流言起得不尋常,卻沒料到,背後之人竟然這麼急不可耐。

“若是秦姑娘那命格,與大殿下定親,大殿下是不是就能好起來了?”徐公公看了眼徐太傅,又看了眼林繁:“老太傅、國公爺,二位以為呢?”

林繁抿住了唇。

徐太傅也沒有說話。

他從來都不信所謂的命數。

倒不是質疑永寧侯府說假話,這世上假道士太多了。

便是真道士,也有鄧國師這種無恥小人。

當初永寧侯府添丁,前腳嬰孩呱呱墜地,後腳那高人就主動登門去批命。

這事兒其實也常見,尤其是富貴人家常遇上,高人來湊個熱鬧、說一番好聽話,主人家聽得心花怒放,給份謝禮。

說的人滿意,聽的人也滿意。

偏那道士厲害了,把秦姑娘的命說得金貴無比,又要添一句親緣淺薄、承受不住,才會被秦胤提刀趕出門。

說白了,上門添堵的!

徐太傅看不上這種行徑,自然也對那番說辭存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懷了豪門霸總的崽後我一夜爆紅了

且拂

回到豪門以後我紅了

山有嘉卉

專治販劍,玄學大佬她殺瘋了

一彎月

我曾愛你刻入骨髓

羊咩咩

大話仙門

知v蟬

和離當天,丞相大人將我綁進花轎

小橄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