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347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公主與林芷更是騎兵快行,繞過京師北上,意圖緊緊掐住北側的送糧路線。
對這幾處糧倉,重在看守,而非掠奪。
一來,若後續圍京師圍成了持久戰,這些儲糧對大軍亦是個補給。
二來,當地百姓亦要生存,兩軍交戰時,底下州府最容易出渾水摸魚的事兒,有糧食在手,就能保證一旦有事發生時,百姓不至於餓肚子。
至於京城,只要圍住了,就出不來,也進不去了。
圍城之勢達成,那幾處糧倉亦不再需要重兵把守,可以抽掉回來。
林繁的視線亦落在地圖上,道:“忠勤伯這守城、守得很怪。”
以老伯爺的本事,不可能看不穿兩者利弊。
“他守城,卻不是一言堂,”永寧侯道,“京裡熱鬧。”
“也是。”林繁笑了笑。
皇上有自己的想法,黃太師要“拖後腿”,還有其他人各不相同的立場,忠勤伯夾在中間了。
“老夫還以為,馮仲和安北侯就算不能主持戰局,好歹也能撈個副將,”永寧侯嘖了聲,“結果什麼都沒有撈到。”
意外嗎?
不是很意外。
皇上疑心重,難免如此。
同樣的,人心經不得猜忌,皇上越不信任,馮仲與安北侯也就會越偏向於林繁。
“老伯爺攬大帥,應是為了順妃。”秦鸞道。
“皇上對順妃心有芥蒂,哪怕看在老伯爺的面子上把人從冷宮放出來,也不會如從前般寵信,”林繁對皇上很瞭解,“一旦不再需要老伯爺出力了,還是一樣卸磨殺驢。”
尤其是,老伯爺年紀大了。
幾個兒子又不頂用,等老伯爺百年之後,誰給順妃撐腰?
永寧侯挑了挑眉:“老夫要是他,直接把城門開了!”
第395章 老夫又不怕他
京兆衙門。
傳令兵飛奔著衝進來,又往邊上屋子去,險些把廊下行走的一位老通判給撞倒。
老通判踉蹌兩步,扶著柱子緩神,抬頭見劉獻安看著他,他忙擺了擺手。
劉獻安見他無恙,又偏過頭與身邊師爺說話。
師爺低聲道:“這麼急匆匆的,也不知道什麼狀況,事兒再急,也不能這麼橫衝直撞。”
“軍情大事,難免急切。”劉獻安倒還心平。
“大人好意借地方給他們,”師爺搖頭,“忠勤伯還真把這裡當自個兒地盤了。”
劉獻安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借地方,也不是白借的。
好歹,近水樓臺,永寧侯的大軍到哪兒了,守軍又要如何應對,劉獻安只要有心打聽,就能很快知道。
這幾日,京城裡的水太渾了。
誰也說不清嘴上唸叨先帝的,是不是真就要為先太子的死向皇上要個說法,亦弄不清皇上前皇上後的,又是不是當真對皇上忠心耿耿。
當然,會說道幾句的還是少數,更多的人,嘴巴緊閉,兩眼放空。
他們在千步廊裡,大小訊息多多少少能入耳。
劉獻安整天坐在京兆衙門,聽不到千步廊裡的風吹草動,又不能早中晚著跑去打探。
真擺出那樣火燒屁股的態度,倒不是出醜,而是前回在金鑾殿裡,好不容易抱住了沒歪到地上的官帽,這次是真的要掉下來了。
為了保住這頂帽子,忠勤伯一開口,劉獻安當即就答應了。
掌握些狀況,心裡有個底,多少踏實些。
皇上畢竟是皇上,繼續三呼萬歲,沒什麼問題。
皇太孫的能力與膽識,都很出色,真登基為君,對大周不是壞事。
哪個都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