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343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伯爺您……”馮仲猶豫著,道,“守城怕是不容易,您……”

忠勤伯橫了他一眼,冷聲道:“你和那些賊子是不是一路的,我現在沒空分辨,但你別讓我抓到把柄,不然,我不客氣。”

說完,他一摔袖子,大步往外頭走。

馮仲留在原地,木著臉,搖了搖頭。

而忠勤伯,出了金鑾殿,便去了御書房。

紀公公迎他進去,忠勤伯入內,與皇上見禮。

“愛卿有什麼想法?”皇上問道。

忠勤伯坐下來,道:“臣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替皇上守住這京師皇城。”

“你怎麼看那篇檄文?”皇上又問。

忠勤伯挑了挑眉:“臣不在乎。”

話一出口,他就在皇上眼中讀到了幾分審視。

忠勤伯定了定神。

他當然可以破口大罵,把林繁、秦胤罵得狗血淋頭,但是,無論他罵得有多麼滔滔不絕,也不可能打消皇上心中的疑慮。

“什麼先太子的兒子,什麼先帝的遺詔,那都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了,”忠勤伯道,“臣不在乎那些,臣唯一在乎的,是順妃娘娘。娘娘是皇上的妃子,先前做錯了事,被打入冷宮,她罪有應得。

她在冷宮是贖罪,臣作為父親,不能替她分擔,卻也想盡力幫她多些功勞。

不看僧面看佛面,若是臣能守城,娘娘也能安慰些、輕鬆些。

皇上,入秋了,京城很快要到冬天了。

臣當年是受過凍的,知道寒冬難耐,西芳宮那兒年久未修,點上炭盆都不夠暖和,臣捨不得娘娘吃苦。”

這些話,句句都是忠勤伯的真心話,他一句都沒有誆皇上。

他的確不在乎先帝有沒有遺詔傳下,林繁又到底是不是先太子之子,先太子又到底是怎麼死的。

那些都不重要。

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順妃,為了翁家。

真情實意,自是感情外露,言辭懇切,絲毫挑不出錯來。

也更對皇上的胃口。

皇上太多疑了,事到如今,更有草木皆兵之趨勢。

忠勤伯說這麼一番真話,反倒有效些。

皇上確實聽進去了。

他想到那日,趙啟在御書房外頭說的那些話。

就像啟兒那混賬性子,在自個兒當了爹之後,也曉得體恤母妃了。

忠勤伯對順妃這個外來女,的確十分喜愛。

比起安北侯、馮仲那些猶猶豫豫的傢伙,還是忠勤伯看著最可靠。

畢竟,皇位若是易主,安北侯還是安北侯,馮將軍也還是馮將軍,但是,忠勤伯即便能保住爵位,順妃、趙啟又要怎麼辦?

為了女兒與外孫,忠勤伯才會牢牢地站在他這邊。

這麼一想,皇上覺得忠勤伯越發順眼了。

老邁歸老邁,搏一搏,未必攔不住秦胤與林繁。

“愛卿有心,只是光有心,攔不住大軍,”皇上問道,“愛卿要如何阻攔他們?”

忠勤伯答道:“死守。

京城有堅固的城牆,若無攻城利器,輕易扣不開。

他們還想著讓天下姓趙,承繼大周,就不會動用拋石機,也不會往城裡放火箭,能用上的也就是雲梯與衝車,這就讓我們守城的難度小了許多。

京中糧草充足,反倒是他們,未必有足夠的補給,等冬日到來,路途越發難行,排程更顯麻煩。

沿途州府敢讓他們過境,但絕不敢拿糧草給他們,反而,皇上可以昭告天下,調兵擒賊。

不說府兵,等西境、南境的兵力趕到,裡應外合,就能大獲勝利。

我們只要同心協力,守住最初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懷了豪門霸總的崽後我一夜爆紅了

且拂

回到豪門以後我紅了

山有嘉卉

專治販劍,玄學大佬她殺瘋了

一彎月

我曾愛你刻入骨髓

羊咩咩

大話仙門

知v蟬

和離當天,丞相大人將我綁進花轎

小橄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