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踏枝 第330節,踏枝,玖拾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毀盟這種行徑,雖然徑,雖然也是古往今來常見的手段,但是,不好聽。
皇太孫奪位、初登大寶,上來就毀盟,更是大忌。
如若要打底,那盟約還是不定為好。
一位傳令兵從城牆下跑了上來,把一封信交到毛將軍手中。
“飛門關送來的?”毛將軍看了眼封口,下方蓋了劉賁的印,他取出其中紙張,展了開來。
這上頭的字跡,他很是陌生。
看了眼署名,“謝羽”這個名字,好像聽過,又好像沒聽過。
再仔細看內容,毛將軍的眼睛不由瞪得老大。
這是一篇討伐祁陽顏氏的檄文。
毛固安一介武夫,不懂那些文人功底,但文字之間的磅礴力量,他還是感受到了。
他為上面寫到的事情而震驚,也為了這文字裡的號召力而振奮。
雖然,毛固安只答應了永寧侯不摻和奪位之爭,他守他的西境,可是,隨著西州城易主,隨著永寧侯他們返京,毛固安的心一點點的,還是偏了。
偏到,他看到這篇檄文時,也想擼起袖子去衝鋒了。
毛固安收起了信,道:“我先拿著,等下貼到城門口去。”
下了城樓,毛固安去尋了定國公老夫人。
老夫人與巧玉抵達西州城已經有些時日了。
劉賁使人護送他們,也與毛固安通了聲氣,讓她們在西州城裡可以安然住下。
她們日常在城中走動,感受這座城池裡的生活氣,也在很多人的口中聽到了林宣的名字。
有一些自始至終認為自己是大周子民的老人,抹著眼淚說著,當年若非林宣病故,他們這些人早就能回到大周治下。
雖然餘柏在任時,對城中大夥兒不錯,但他畢竟是西涼人。
也有些以西涼百姓自居的,唸叨著餘柏的不容易,不願意在周人手中討生活,又無法離開故土。
畢竟是新易主的城池,各種想法混雜在一起。
巧玉跟著老夫人聽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每日都有新的體會。
聽見拍門聲,她來給毛固安開了門。
毛固安不進院子,只把那張檄文交給她。
巧玉拿進去,給老夫人過目。
老夫人看完,很久都沒有說話。
她先前就知道祁陽狀況,只是,她沒有想到,林繁他們能讓謝羽落筆。
打動謝羽的,不是金銀、不是前程,是祁陽顏氏的胡作非為,是他與林宣的師生情誼。
巧玉的目光,也落在了“謝羽”兩字上。
她當然知道這個名字。
從前幾年,逢著年節,府裡都會收到官州送來的年禮。
沒有什麼貴重之物,就是些特產、吃食,像極了尋常師生間的問候,哪怕那位先生,已經去世十幾年了。
待他們出逃經過官州地界,她又從長公主口中聽到了這個名字。
官州設卡,他們所有人都不敢賭謝羽的立場,想方設法避開關卡。
也正是這位謝羽知府,寫下了這篇文章。
師恩固然沉重,但是,做老師的那個人,在當年提點謝羽時,定然也沒有想到今日吧。
第375章 臣請守城
林宣當初就想著,有朝一日,讓謝羽站出來如何如何嗎?
他一定沒有想過。
他對謝羽的關照出自賞識,大周需要更多的有識之士,而不是他個人要弄什麼結黨之舉。
他不圖什麼回報,可他終是得了這份回報。
無心插柳柳成蔭。
可柳樹的成長需要雨水、土壤、陽光,這一切的所有,由經由林宣的手,落了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