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節,為妃三十年,她與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水,但你既看得上吳璟,朕就讓他來當差。”
“皇上要建鏤雲開月?”
皇帝隨手翻著手上的畫稿:“嗯,不過要過段時間。後半年,朝廷用銀地方多。”
他說著,又想到戶部的事情上去了。
王疏月見他沉默,便也不再說話,靜靜地陪他立著。
微雨幽涼的通廊上,散來後面竹叢的清幽香氣。她輕薄的衣衫被細風吹動,拂在皇帝的手背上。幾張畫稿被吹得沙沙作響。
黃昏來了。
王疏月愛黃昏,也懼黃昏。
但此時皇帝坐在她身邊,她卻莫名地覺得心中有一絲說不出原由的安慰。
其實人間的事都不簡單。
有人籌謀萬里江山,有人斟酌一日陰晴。
誠然皇帝是一個裡內複雜的人,但這並不妨礙他無師自通地和一個女人共情。
“王疏月。”
“在。”
“手冷不冷。”
“不冷……”
她話還沒說完,身旁的人突然握住了她的手。她不由地渾身一顫。忙抬頭看去。
那人下巴繃得很緊,眼神也胡亂掃向一邊,拽著她就往藏拙齋走。
“朕覺得冷了,進去。”
第38章 虞美人(二)
七月初。
這日是順嬪的生辰。皇帝命南府傳了一班戲去暢春園戲臺。自己卻在澹寧居召見無烏善,並沒有過來。
皇帝不在,淑嬪和寧常在都沒什麼興致。
順嬪覺得自個臉上無光,聽戲也聽得心不在焉。
皇帝的這幾個后妃之中。順嬪的年紀是最大,也是最早伺候皇上的人。她是皇后的族妹,也算是皇太后的侄女,只是其母是奴隸出身,壓根護不住她,就只好把她送到了太后身邊服侍,那個時候,皇帝才滿十四歲,尚未開府,太后覺得這姑娘老實本分,便又把她放到了皇帝身邊去伺候。
皇帝接納她是出於面上對太后的尊重。
她算得上皇帝的第一個女人,但可惜她是個頂沒意思的人,就算頭一年,府中只有她和皇帝兩個人,皇帝也不怎待見她。後來皇帝年歲大起來,有了自己的勢力手段,更視這個女人為自己當年身不由己的恥辱,一巴掌推得老遠,好幾年問都不問一句。好在,她早年有一位公主,只是體弱,放在外頭敬親王府裡養著。因此,如今這個嬪位,太后一提,皇帝還是爽快地給了她。
也許是出身卑微的人,越發要尊重。
順嬪對自己身邊的奴才十分嚴苛,加之長年見不到自己的女兒,心情不好時常打罵,皇后勸過也斥過,最後也懶得再說了。
這會兒將唱過一出《清忠譜》。
太后傳話叫戲先歇一歇。伶人們磕過頭,都退到戲臺下面去了。
伺候茶水的宮人們過來添茶,又敬過一輪點心。順嬪意興闌珊,側頭看著身旁的一株白茶。淑嬪看了她一眼,輕颳著茶蓋,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太后道:“今兒連你都不肯說笑了。”
淑嬪道:“太后娘娘,是和娘娘今日不在,往常那戲文裡有什麼隱樂子,要她點一點,我們這些蠢的才樂得出來。”
太后對皇后道:“和妃怎麼了。”
皇后正與成妃一道翻戲折,聽太后問她,忙回道:“女人家的痛,昨兒疼了一夜。”
太后點了點頭:“皇后去看過了?”
“是,妾與成妃今兒一早去看了,周太醫也在。”
太后聽完,抬手把陳姁喚了過來:“皇帝昨夜歇在什麼地方。”
陳姁看了一眼淑嬪和順嬪,有些不好開口。
太后沉下身來:“哀家問你,你說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