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筆耕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章 打林家人一個措手不及,草根和他的同學,山村筆耕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兩個兒媳出門去對河吃湯餅酒了,姚氏想想鎖上門就出來追兩個兒媳婦了。
“媽,你怎麼也跟起來了?”看見婆婆姚氏跟後追了來,杜蘭和李秀問。
“有吃不去是傻子,媽可不想做傻子,所以就來了!”姚氏笑笑為自己找理由說,看著小兒媳又揹人又一頭挑著一個雞籠,問:“來,給妹媽背,還是讓媽擔雞?”
“媽,不用了,人家能行的!”李秀邊換肩邊說。
“怎麼不用,你看你竹棍都差不多掃對妹了?”看見李秀換肩,當扁擔用的竹棍還差一點就掃對後面揹著的孫女了,姚氏說。小兒媳不理,她搶過雞擔就挑在肩上。
大兒媳杜蘭回頭見了,就有那麼一丟丟的不高興了。想著一樣的兒媳婦,婆婆就是有點偏心,從不關心自己,心裡只有小嬸子。自己挑重擔不聞不問,卻問一頭挑著一隻雞的小嬸子,不讓挑還搶著挑。不過她沒有說出口,回頭挑著五十斤重的糧食擔子,喊上自己的兩個兒子,追大隊伍去了。
“你伯孃,講不來的,怎麼也來了?”回頭見姚氏挑著一對雞籠,和兩個兒媳以及孫子孫女走後跟來了,三嬸問。
“你哪天聽見人家講不來的?”姚氏不答反問,那樣子有點怪三嬸多嘴。
“講了還不承認,別怪我摳你腳板皮,砍你的臉。你到我家就說過別去的話,還說不會有去人的。看,這是沒人的嗎,全村都出動了呢,牽這麼長的隊伍,人夠多的吧!”三嬸指著前面後面一個跟著一個的人群說,一點臉都不給姚氏留。
三嬸的話一停,又有好幾個蘭家嬸嬸說同樣的話:“是呀,你到我們那也講過沒什麼人去的話,看,這是沒人去的嗎?”
“你們硬是愛扯是非了,挑撥離間,我何成講過那樣的話?”姚氏爭辯道,她一點也不臉紅。跟著說:“秀根是我親親的侄女呢,手娘排手崽的親侄女。老話講親戚巴望親戚好,弟兄巴望弟兄強,我不巴望我秀根好,還有臉面配做她的伯孃嗎?”
姚氏這樣說,看著她有點變了臉,大夥才不做聲,不過都在暗笑,姚氏的變數真快。昨天還是敵人,今天就是手娘排手崽的親侄女了。
知道別人暗笑自己,姚氏說了上面的話,便帶頭搶過三嬸幾個多嘴“是非婆”先走了,杜蘭和李秀見狀緊跟在其後,也搶過三嬸幾個長輩先走了。
湯餅酒在民間又叫仔酒或者半月酒,在過去都是婦女和小孩去的居多。盤古大村有兩三百戶人家,有的家庭來一個,有的家庭來兩個,加上小孩和老人,有好幾百人呢。螞蟻子搬家似的走在去對河的機耕路上,一個跟一個絡繹不絕,浩浩蕩蕩,特別的蔚為壯觀。加上大都是婦女和小孩,你一句,我一句,嘰嘰喳喳說著話,趕圩一般嘈嘈雜雜又熱鬧,四山都回應其聲音了。
作為大舅哥,草根自然是跟著母親一起去妹妹那吃湯餅酒的了。作為草根的好兄弟,蘭寶根和蘭直根兩家大人小孩自然是全家出動的了。
“叔娘,你看人真多,一個排一個,螞蟻子搬家似的,趕圩都沒有這麼熱鬧!”走在蘭母身邊的直根妻說:“我敢講這是盤古有史以來,去吃湯餅酒人數最多,最齊的一次了!”
“那當然了,我們叔娘是誰,人氣最高的那個呀!”蘭母還沒開口,寶根妻先說了。
“是呀,這是我看見過人最多的湯餅酒隊伍了。”農家伯孃說,農家伯孃的話一停,寶根媽直根媽和好多人都說同樣的話。
“多謝,大家來給我秀根捧場了!”聽到眾人誇讚自己人氣高,蘭母笑眯了眼。來了這麼多的人,全村無一例外都來了人。是蘭母沒有想到過的,幾天前她還在擔憂沒什麼人來呢。現在來了這麼多的人,她能不憂愁一掃而光,高興得笑眯了眼嗎?
“兄弟呀,人是夠多了,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