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呀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做個小地主吧_67,做個小地主吧,ai呀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老闆, 您不是慣常去隋記飯館吃飯嗎, 怎麼忽然來這啦?”一個大腹便便穿紫色衣服的矮冬瓜走上了二樓。
“我聽說這邊有用雞蛋包裹的飯, 味道極其好吃,再說,經常去那家飯館吃飯我也吃膩了,今兒個換換口味。”那崔老闆擺擺手,在一張方木桌前坐下。
崔老闆點了一份套餐, 套餐裡包括一份蛋包飯, 還有一碗三及第湯, 炒飯濃香脆軟, 不僅顏色喜人, 味道更是一絕, 吃的人根本就停不下嘴。
三及第湯由枸杞葉、瘦肉、豬肚、豬肝熬煮而成,枸杞葉清清涼涼,吃完炒飯, 喝上一口三及第湯, 正好能沖淡嘴裡的油膩。
一餐結束,整個人心曠神怡,崔老闆心滿意足的離開, 他決定了,以後可以常來這一家吃,他還會把這家店的訊息, 告訴更多的老夥計。
這些天來吃午飯的人越來越多,光是蛋包飯和糯米飯當然滿足不了顧客的需求,林立軒只好想辦法增多菜色。
一個是增加湯類,便宜的青菜湯、蛋花湯,貴的三及第湯、枸杞蛋花湯、蘿蔔排骨湯、豬肺湯……
另一個是增加菜品,託言哥兒做大鍋飯的福,他炒大鍋菜的手藝越來越好了,每天,林記食肆炒上四五個菜,用鐵盆裝,在沸水裡熱著,客人來了直接點菜,兩葷一素二十二文錢,一葷一素十五文錢,若是要添飯則再加一文。
這種模式方便快捷,客人一來,便可以點菜吃飯,幾乎不用等,去飯館吃飯,要等後面的廚子做好,而來這裡,便可以直接吃了。
非常適合趕時間的客人。
靠著這種模式,林記食肆在全水縣又火了一把,縣太爺也來他們店裡吃了飯,到後來,有些請客吃飯的也選擇到他們店裡。
衙役們聚餐請客,每個人點一份套餐,便宜又實惠,唯一不好的就是:
“老闆,你們店裡有酒嗎?”
有,還真有,趙立娘有釀酒的習慣,可自從林老漢死後,餘下的人都沒有喝酒的習慣,唯有在過年時才喝上幾杯,這幾年攢下來的酒都喝不完呢。
黃大牛給他們把酒端上,黃大牛已經工作了一個月,在吃食店裡工作就是容易發福,從一個瘦不拉幾的逃荒小夥變成了一個正常的男人。
不再含胸駝背的他,如今,真像被大牛附體,比一般的全水縣居民要高的多,身材高大,即使五官不出色,也吸引了許多姑娘雙兒的目光。
“這店裡的小夥子,長得真高。”其中一個瘦高個給那個年長的倒上酒。
“大哥,你來嚐嚐,這酒也極好。”
“真烈,夠味,跟老劉家的比,老劉家簡直像摻過水的。”
“以後就來這家喝了”
“哎,你們這店裡的酒,是誰釀的呀?”
“我們老闆的母親。”黃大牛回道。
“這釀酒的手藝好,頂呱呱。”那人豎起大拇指,一邊品酒,一邊誇耀。
店鋪裡存放的酒,很快便賣光了,本來也不多,大部分是新開業那天從家裡運過來的。不過,自從有銷路之後,把趙立娘樂壞了,她在家裡,又釀了幾十罈好酒。
等到六月初,林家喬遷新居的時候,新釀的酒也好了,搬家的那天,特別熱鬧,根據碧溪村的傳統,換新屋子時,得從舊屋裡燒一盆炭火抬去新家。
六月十七日那天早上,林家一家人早早的便起了床,鐵盆燃燒著旺旺的炭火,兩個人抬去他們新建的大院子裡,一路上,許多村民來圍觀,沾點喜氣。
同時也是為了湊湊熱鬧,這座坐落在碧溪村的新院子,他們還沒仔細看過呢,如今跟著這喜慶的隊伍,也進去開開眼界。
選好了吉時,熟悉的人幫忙一起把舊的傢俱及各類用品搬到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