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呀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做個小地主吧_11,做個小地主吧,ai呀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軒成親後,除了成婚的那天晚上他們做了“那檔子事”外,其他的時候都是兩個人躺在一張床上,林立軒教他讀書認字,或者給他講故事聽,和林立軒相處了這麼些天,季言自然聽到了許多故事,面對雨哥兒跟田陽,才會有底氣跟他們說自己要講故事給他們聽。
兩個小孩乖乖的坐著聽言哥兒講,言哥兒開始說:從前……在一片神州大地上,有一塊飽經風雨的石頭,有一天,石頭裂開了,生出了一隻猴子……
過來湊熱鬧的林立軒聽到言哥兒這樣“講故事”,不由得在心裡笑出來。
兩個小孩一開始還挺捧場的,但言哥兒實在是語言匱乏,講起故事來平鋪直敘,跟抖豆子一樣一顆一顆抖出去,一點都不吸引人,最後連特別崇拜哥哥的雨哥兒也提不起精神了,季言萬般無奈下只好又求助林立軒。
少年可憐巴巴的眼神像只求主人撫摸的小奶狗,林立軒剋制住心裡的惡趣味,終於答應來解他的難了,接手過來跟兩個小朋友繼續講猴子的故事……林立軒講起故事來信口開河,卻偏偏又合情合理,就連已經聽過一遍故事的季言也不禁被吸引住了。
雖然情節還是一樣,但林立軒用的詞語卻不同,可結果是一樣的吸引人?言哥兒用崇拜的眼神望著林立軒,於是,三個小腦袋聚精會神的聽林立軒講,如果不是害怕被罵,兩個小朋友都捨不得走了,只想留在林家聽林立軒一直講吓去。
本來以為小孩子心性不堅,田陽說想識字也只說說說而已,卻沒想到這小孩當真了,那天之後,隔三差五有時間就來他們家跟言哥兒學識字,雨哥兒有時候也來湊熱鬧,趙立娘向來喜歡小孩子,也不排斥他們過來玩。
三天後,林立軒一個人去縣城,趙立娘問他去縣城幹嘛,林立軒回說是“松韻書坊”,趙立娘就自發以為他是要去買書,自然就沒有不同意的,叮囑他仔細著點,早些兒回來,季言這次不能跟他去了,趙立娘這幾天託村裡的一個有門路的熟人幫忙去縣裡接了些納鞋底、縫衣服之類的針線活,言哥兒也幫著做,自然不能跟著去了。
這些活功夫細,尤其費勁兒,雖然賺的不多,但好歹也是個進項。
林立軒坐著牛車一搖一晃的到了縣城,他先就進了城門,直接去了東街的松韻坊裡守著的依舊是前幾天見到的那個夥計,那夥計看到林立軒不冷不熱,費了老大功夫才想起林立軒是誰,對他提起的書稿也就向那角落裡指指:“還在哪兒呢,我們老闆最近忙,哪有功夫看這玩意?”
老闆忙不忙林立軒不知道,但這個夥計卻是無心幫他,甚至還帶點惡意。
對這種結果他也有所預料,老闆沒見著,只有這個粗俗不識字的小廝,他就是口舌功夫再厲害也翻不出個天,對於這種結果,也只能認了,也是他之前太想當然,沒有考慮周到……
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此路不行就只有另謀他路了。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林立軒這次來縣城還有另一件事。
他走出書坊後,就攔過一名路人,向他打聽自己要去的地方,按照路人指明的方向,林立軒不急不緩的往那邊走去。
林立軒走出松韻架邊的一個男子抬起頭,他望著林立軒離開的背影若有所思,他坐的地方隱蔽,林立軒方才進來時沒有發現他。
男子站起身,走到那一堆雜物邊,從最底下找到了林立軒和那夥計口中所說的書稿。
第12章 寫信
走出了東街,徑直朝西走,路過一片繁華的鬧市,沿街擺著好幾個小吃攤子,幾張簡陋的桌椅圍著路旁,客人車水馬龍摩肩接踵,賣湯麵的、買小餛飩的小夥子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向路人吆喝著。
穿過這片鬧市,臨近縣裡民居區,熱鬧聲隔了牆似的消失不見了,眼前又出現了之前見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