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46,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下。”

幾人強坐起來說:“不必不必,我們自己收拾就行,下人哪裡知道該擱在什麼地方。”

崔燮便從書架旁掇了個藤筐過來,叫他們把桌上的書擱裡頭,回頭他自己往裡填。幾人一邊放書一邊說:“你這書房可比我們的有條理多了。我在家裡,看過的書向來是隨手亂扔,哪還想著弄個筐裝他。”

也有人說:“你這書房收拾得見功夫,弄個箋兒貼書背上,找起來也省力。”

郭鏞卻沒跟著收拾,而是拿著一本草草裝訂成的書問:“這是你做的《四書對句》?我今日聽適之兄說了,你整理得十分齊全,對句也工整,還是按著韻部分錄的,怎麼卻不印成書?”

他翻著書頁,抬眼看著崔燮,又似嚴厲又似期許地問了一遍:“這本比沈園詩集更值得印,怎麼不印出來?”

第44章

為什麼不出對句集?

說來慚愧, 他把對句集抄給謝千戶之後本就想刻版出書了。可後來要賣《金剛經》, 兩下比較,就覺著這書不好加圖, 又不如經文市場成熟、容易推廣, 就把印書的計劃押後了。

可郭鏞就像林先生那麼嚴厲地看著他, 彷彿他說錯一個字就要罰抄書似的,他不敢照實說, 微微垂眸, 斟酌著答道:“我年紀尚幼,學問也淺陋, 哪裡就有資格編書了。何況這是聖人書裡的詞句……”

郭鏞搖了搖頭, 斬釘截鐵地說:“就是趁著年幼才出。十五歲的童子能集《四書》章句為對, 還可得稱一句神童;到我們這年紀再作,就是無聊文人尋章摘句的遊戲了!”

他還是這群書生裡最年輕的,才二十出頭的好年華,說出這種話來簡直要扎死那些奔三生員的心。

好在三十歲中舉的也不算太老, 眾生心裡暗暗痠疼了一會兒, 也就忍過去了, 跟著勸崔燮:“這是正理。你若早兩個月出這書,十四歲的神童,還要叫人看重哩。郭賢弟既說你這書能付梓,那就是真沒什麼錯謬,你只管大著膽子出便是。若再拖下去,到十六歲成丁, 就不比現在這童子身份值錢了。”

當初戚縣令可惜他沒能當上十四歲的秀才,如今這些書生又催著要他出書,看來神童在大明朝真值錢——話又說回來了,神童到什麼時候又不值錢呢?他託了原身之福,現在還在算得上神童的年紀,又有這麼些人為他打算,無論如何也該珍惜好年華,別輕易拋費了光陰。

崔燮起身朝幾人拱手拜了拜:“晚生才疏學淺,讀中多有謬誤失漏,還要請前輩們斧正。”

湯寧玩笑地說:“客氣什麼,我們不是還坐著你的沙發,看著你的藏書麼?何況我們鄉試在即,看看這對句,也算是複習了。書你先印出來,叫郭才子替你作序,明年他考中進士,做了翰林清貴詞臣,你這神童之作也就揚名在外了。”

崔燮不禁笑了出來:“不錯,往後我若考不上進士,就在郭大人門下做個清客,專門編些給學童開蒙的書,也混個名士噹噹。”

一個年長的生員王之寧正要勸他少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湯寧卻搶著叫道:“不可不可!蒙書有什麼可印的,我還等著你家的套色繡像小說哩!《聯芳錄》我都要翻爛了,你就沒什麼新書可印?”

崔燮答道:“也有的。近日要印經書,之後準備再畫幾幅三國名將,印個繡像版三國。我還想勞煩各位前輩們一事——若哪位前輩讀三國時寫了眉批,或是有相熟的名士寫的,晚輩也想收來印在書裡。”

明末就開始流行批評本,金聖嘆的批評本水滸傳到二十一世紀還在書店賣著呢,他出《三國》時要是不加個專家評論,簡直對不起金才子。

不過印時還要講究一下排版,不只一個人批一段,得幾個專家擱在一塊兒評,用不同顏色的墨區別,就像影片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