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72,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接了旨,就抓緊把他從永平府接回來,早些安排他到禮部練習應對禮儀。”
崔榷心裡叫苦不迭——若知道那個庸碌無能的大兒子能有出息的一天,何必把他送到鄉下呢?若就留了他在京,早早休了不賢的徐氏,如今崔家又得是何等榮光?
早叫他回來好了……
那孩子在外頭放得心野了,才敢那麼自作主張,連個招呼都不跟家裡打就捐了產業。等回來了可得好好教訓一番,讓他懂得孝順尊長。還得教教他進宮之後該說什麼——他的前程還懸在吏部,萬首輔又公開和他斷了師弟之誼,迫不得已,也只得靠這孩子在皇上面前留個好印象,他的前程才能好些。
他心裡想得太多,險些忘了接旨。還是老夫人起頭兒叩首謝恩,吩咐僕人拿大封的銀子打點高公公和謝瑛一行人等。
高公公擺著手說:“咱家傳旨是為的你們這點兒銀子?這都是為了給皇爺簡拔人才,不然這郎中府還用不著咱家親自過來。把你家的銀子收起來,往後撿幾個正經先生好好兒教導神童才是正事!”
崔榷被罵得面紅耳赤,俯首唯唯而已。老夫人連忙謝過他提點,保證立刻派人去遷安接孫子回來。
謝瑛說道:“也不用太急,讓他等永平府院試完畢,看了名次再回來更好。不然皇爺問他考了第幾名,他自己還不知道,豈不也尷尬?”
高公公道:“正是,皇爺也是這個意思,所以叫他結了案再進宮。說來也是虧得謝千戶你查案細心,不然輕輕放過了背後指使人誣陷遷安縣的罪人,讓她留在這家裡,往後還不知要怎麼暗害崔義士呢。”
謝瑛嘆道:“謝某是奉命辦差,理當徹查到底,安敢居功?托賴聖上英明,降旨剝了徐氏的誥命,不然有封誥的婦人依例是可以以銀錢贖杖的,她豈不還要毫髮無傷地待在崔家?崔大人家有這等惡毒婦人,來日官途想也有些艱難。也虧得徐家沒出什麼官兒,不然教育出這等犯婦的人家,只怕其家人也做不成好官。”
高公公輕蔑一笑:“她那兒子豈不就是個金玉其外的草包,叫錦衣衛一問,竟爬到地上站不起來了。”
兩人自己說著話離開,崔榷掙扎起來在後面恭送,也沒人理他。他臉上青紅交織,滿頭虛汗,回去便吩咐人收拾了徐氏的箱籠嫁妝送去徐家,這回是立意要出妻了。
徐家幾位舅爺還要鬧,他便把眉毛一豎,厲聲呵斥:“徐氏私自叫人投帖兒誣告言官的事可不是我教的!幾位要鬧,那我也不怕往北鎮撫司走一趟,請錦衣衛問清楚是誰給她出的這該絞首的主意!”
徐氏都叫錦衣衛帶走了,還不知能不能活著出詔獄,他哪兒還有心思理這群人?真正值得他操心的是崔燮,他一個資質平庸,本經都沒治過的孩子,怎麼好好兒地就從遷安縣跑到永平府,還考了院試的?
敢情那神童之名不是為了討好他,求他把自己接進京來,才找人傳的?
他回去便吩咐管事:“趕快收拾東西,叫人去老家帶他回來。也不必等貼榜,你們留下看一眼,趕緊把人帶回來才是正經!”
第67章
徐夫人下了詔獄, 沒兩天就認了罪, 寫了供狀出來。
最初過堂時,她還咬死了不肯承認教人暗中投帖誣告戚縣令之事, 但謝瑛叫人把受了大刑的無賴子和徐家下人帶上來指認她時, 那一片片翻卷的皮肉、淋漓的血跡, 就讓她那點兒膽量全消了。
她遣去找無賴投帖的,是她陪房狄媽媽的兒子徐盛。事辦成後, 她還給了這人三百兩銀子叫他出京。卻不想這麼些日子沒見著徐盛, 再見面就是在北鎮撫司這不見天日的詔獄裡了。
那徐盛已經叫拷掠得像個血葫蘆似的了,見面便指著她說:“正是她, 是夫人徐氏給了小的三百兩銀子, 叫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