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336,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水晶鏡片自然不就透光了麼,怎麼還用燭光呢?

天子也和兒子一般有些好奇,吩咐當班的小內侍們去拿他要的東西。太子再催著他講光線聚焦的原理時,崔燮便高深莫測地叫他等著試驗,而後靜靜立在桌前,微闔著眼,回憶著蠟燭成像裡面光的折射路線怎麼畫。

算了,能畫到哪步就畫到哪步吧。

反正太子知道的還不如他多呢,先糊弄過去再說。將來外國進口了光學的書,太子學會了,想起他說的都是錯的來,他就死命誇誇太子大才,承認自己當初格物格得不準,不就成了?

崔燮的心態已然十分超脫。

等內侍們取來尺子和實驗用具,他便先量出了不大精準的焦距,然後將兩個燭臺一個插上蠟燭,一個綁上放大鏡,按著尺子的刻度正擺在焦距上。那副寬大的紙板則叫謝瑛幫忙扶著,遠遠豎在透鏡另一側,關上門窗做起了凸透鏡成像實驗。

最開始透過鏡片映在紙板上的只是一片模糊而散亂的光影。可當崔燮將蠟燭往外移動一分,謝瑛也推著紙板向遠處移動後,在某個位置上,紙面卻躍出了一道清晰如鏡的燭焰倒影。

太子“啊”地一聲,伸手指著紙屏中央的燭光倒影,驚問道:“怎麼會是倒著的!水晶片兒這們剔透,透過來的燭影不是該和這邊的燭火一樣的嗎?”

天子也不禁移駕下來細看,高公公趕著上前服侍,一步不敢離開。

紙上映出的燭焰比真正的燭焰更大,清晰如鏡中倒影。皇家最尊貴的這對父子看得又驚訝又覺有趣,都看向崔燮,問他這燭影怎麼變成這樣的。

實驗成功了,剩下的就好糊弄了。崔燮淡定地笑了笑,對天子說:“這燭影出現,就和水晶鏡這中凸外凹的形狀有關係。凡是光從咱們剛說的焦距外照進去,在鏡子對面都能聚成這麼個影子,咱們慢慢往外推,記下左右長短,待會兒臣給陛下與太子殿下細講——這長短其實都能推算出來呢。”

弘治天子驀地想起了那天他在御前講大豆如何育種時,那種玄之又玄,叫人怎麼也聽不懂的感覺。

天子心中微微提起些防備,叫他移便移、量便量,至於怎麼算,就有心教給太子也就罷了。他如今國事操煩,不復當年在東宮時,能萬事不問,一心只做卷子的時候了。

弘治帝暗暗感嘆幾聲,便吩咐二人好生教導太子,又留下高太監代他看著這場教學,順便安排給二位功臣賜宴的事,自己先回宮看奏章了。

太子尚沒有這個經驗,送父皇離開後仍然專心看著燭臺,自己也試著往外推燭臺、往裡推紙板,看紙屏上一次又一次顯出清晰的燭影……

他也並沒太在意,每次燭影清晰後崔燮都會記下一串又長又亂的數字。

直到紙板上的燭影幾乎看不見了,太子也心滿意足,早忘了自己最初想拿什麼題目折騰崔燮。

崔先生真是理學大師,格物要是都這麼好玩兒,他也願意格啊!

太子清了清喉嚨,想叫人把這套東西送回東宮,再賞些東西給崔老師和謝助教。卻不料崔燮吹熄了蠟燭,便叫人重新開啟門窗,朝著他笑了笑:“殿下方才問臣這透鏡中藏的天理,臣願為殿下解說一二。”

哦……太子連忙扳直身子,敬重地說:“請先生講解。”

崔先生便取了白紙,就著高太監剛才研出的墨汁,輕輕畫了個標準的凸透鏡鏡片。

當初上學時看幾何老師徒手畫圓,他們這幫學生在底下都覺得特別厲害,現在輪到他自己畫圖教學了,才知道其實“無他,但手熟爾”。

畫了這麼多年的繡像,現在他不只能徒手畫弧線,也能畫直線。貫穿畫面的主光軸,從透鏡邊緣、光心穿過的折線,條條都跟比著界尺畫的一樣光滑筆直。

他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