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351,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妄動,望崔大人不要只貪一時便宜。”
崔燮低聲答道:“我本無此意。只是聽這些傳教士說,他們那裡的商船都能經得起海外風浪,又能從萬里之外帶著滿艙珍寶駛到中國,必定是有極厲害的武器。我大明水軍近年來頗見疲弱, 竟連小小倭寇侵邊,都不能揚帆百里、斷其禍根,我看他們這海船好,實在有些見獵心喜。”
劉主事怔了怔,簡直想問他是不是看連環畫入迷了。但崔燮只問那一句,便丟下海船的事,又問起了這些傳教士中有沒有會燒玻璃,或知道無色透明玻璃配方的,他也不好再說什麼。
崔燮對那些傳教士說,若他們能燒出這樣的玻璃,或給大明造出堅船利炮,他也能在聖前讚一句“能幹”,把他們當作人材引進進來。若只會宣講幾句教義,讓人信奉他們的主——對不起,那就只能跟普通海商一樣的待遇,貨可進港,人不能進。
傳教士意識到,他不要珍玩美器,只要他們歐洲的先進技術。可恨的是明明是他們中國人想要這技術,卻還不肯求他們,反而拿進入中國傳教這抹砂糖抹在他們鼻尖兒上,逼著他們主動獻上一切。
可對於耶穌會來說,科學只是用來闡釋神學的一種方法。如能透過傳播科學,送上更先進的技術和武器來換得在這廣大國度裡傳教的機會,這也是值得的。
除了耶穌會,還有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奧古斯丁會教士也乘著葡萄牙或西班牙海船在印度、滿刺加、日本等地傳教。他們第一個扣開了中國大門,必須要牢牢守住這個曾拒絕與歐洲一切交流,宛如獨立世界的廣闊國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