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284,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迴來的從四品參議大人要回鄉守制了。
他在官場高層名聲不好, 但在觸不到中樞的遷安舉子、外官眼中, 還是個值得結交討好的大官兒呢。
所以崔榷扶棺奉母,帶著兩個不做官的兒子回到嘉祥屯。剛剛安頓下來, 就有幾位當地鄉紳與下級吏員來拜訪, 誇他純孝至誠, 竟不回遷安縣裡,要在墓旁莊子里居住。
簡直就只比當年在母親墓前結廬而居三年的劉珝劉次輔差一點點了!
不愧是在劉次輔手下幹了那麼多年戶部主事的人!
不愧是忠義崔狀元的父親,果然也是難得的孝子忠臣,將來是要入縣祠堂受香火的!
這兩個孩子也有乃父、乃兄之風, 將來必定是大忠大孝的人!
鄉下書生吏員也不會說話, 誇的字字都誇到了崔參議的痛處。他從前是首輔弟子, 次輔麾下能臣,卻為了後宅一個婦人和那個敗他運道的長子得罪兩位閣老,被遠發到雲南為官,又叫次子害得報不成奪妻害譽之仇,如今又不得不回鄉居住……
可誰想住屯子裡!他是想葬下父親之後就回京……至少也得回遷安縣住啊!這荒山野嶺的哪得住人?
他想跟客人說清楚,自己不會在鄉間結廬居住, 得回家守孝;卻不料兩個兒子都叫他們大哥教壞了,見人就哭哭啼啼地說要侍奉父親祖母,留在鄉間服喪一年。他們家老夫人也同樣扯後腿,那些客人帶著女眷來的,老夫人便在後堂說些要母子相依,在山下服喪之事。
拜望他的客人越來越多,他母親與兒子的話傳得也越來越遠,他孝義傳家的名聲都傳出去了,豈還能走得了?
只要他敢離開嘉祥屯的老宅,這些鄉紳儒士加諸他頭上的讚譽轉眼就要化成罵名!
他心裡罵著不給他留後路的兒子,卻只能無奈地住在山下,清苦地守孝。而在京城崔府裡,崔燮也在守孝,只是他這做孫子的守孝不能耽誤上班,每天回家之後再穿素吃齋而已。
崔啟成親、雲姐出嫁、崔老太爺過世,老夫人帶著兩個孩子到鄉下服喪,連張家兩位國舅也被接回家去,要等小祥之後再回來……原本擠到快住不下的崔府驀然空了下來,只他一個人對著空蕩蕩的院子,倒叫他有些不習慣了。
幸好還有謝瑛時常過來看他。
這家裡如今到處是空院子,僕人也大多跟去了鄉下,兩人是喝茶聊天也好,討論錦衣衛漫畫的新劇情也好,都比從前方便許多。唯一的缺憾就是他還沒服滿,晚上不能留謝鎮撫下來抵足而眠了。
謝瑛也不是忍不了這一時的人,更不願崔燮為了自己德行有虧,只說:“你到九月也就服闕了,到時候你弟弟們雖也要回來,卻要備明年的科試,不礙咱們的事。兩位國舅說不定還要晚些日子才回來,咱們正好有機會親近。”
崔燮笑道:“嗯,祖母和父親這幾年都要留在老家,你我就是這個家的家長,得以身做責,給孩子們做個榜樣。”
這麼說著,好似他們真有了自己的兒女,要給兒女們做表率似的。不過養兒女跟養教弟侄其實沒多大區別,他們倆誰肚子裡也爬不出一個,有別人的孩子養著,也算是膝下不空虛,老了還有人奉養呢。
崔燮相當想得開地說:“先養著這幾個小的就當是兒子,等過些年和哥大了,我要他一個幼子過繼膝下,咱們倆也享享含飴弄孫的樂趣。”
謝瑛也興致勃勃地說:“我們武官年滿五十之後,就許以子代職。雖然我無子,可有個侄兒可繼鎮撫之位,到時候便叫他抵我這職位,我閒居在家,更可與你隨意來往了!”
武將五十退休,京官文臣卻得滿七十才許致仕,哪怕他裝病報個老疾,也得五十五往上才能官帶致仕,不然不給退休金。可他這體格……他可是天天領著國舅跑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