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152,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熟悉北直隸,京城崔府也是曾打過一趟的,索性留著劉莊頭跟老鎮撫和幾位爺說話,自己帶著侄子坐車進了京。
他們也沒找人事先通報,直接拉著幾車貨到了崔家門口,拉車的下人一舒當年被擋在門外的惡氣,揚眉吐氣地說:“我們主母是你家崔監生的舅母,過來看望自家外甥,還不快開中門,迎親家進去!”
崔家這些家人可沒有當年崔老爺在時的威風了。崔良棟雖不認得他們,卻知道崔燮派人去給外家送禮的事,連忙出去相迎,問劉莊頭在不在。
秦太太在車裡穩穩地說:“問問你們家有年歲的人,你家元配夫人身故時,我還曾來你家行過禮,你家總有認得我的人!”
崔家不認的,劉家肯定認的。
劉家人家人雖都在莊子上,卻有個計掌櫃在京裡,崔良棟一面叫人稟報老夫人,一面叫人去請計掌櫃,恭恭敬敬地把秦太太一家迎進了家裡。
宋老夫人多年沒見親家,也早忘了打架時的不快,只想著兩家早年在縣裡時的親好,媳婦在家的好處,連忙換衣裳待客,又叫人把孫男孫女都叫出來見人。
崔良棟深深記著那五千字的教訓,不敢輕易把二少爺放出來。面對老夫的吩咐,他也只好平生拿出了宅斗的手段:“二公子是徐氏所出,當初咱們家和劉家交惡,不都是為了徐氏嗎?還有大公子當日捱打,也有二哥裝病,挑唆老爺生氣的緣故,劉親家萬一知道了這事,豈不是更要生咱們的氣?”
老太太腦門上青筋一跳一跳的,扶著額頭問道:“當初二哥是裝病的?”
崔良棟苦著臉說:“雖說當初貼身服侍二哥和徐氏的人都去徐家了,可也有在外頭灑掃的,耳朵尖的不也能聽見二哥說話?徐氏說二哥昏迷、不能下床的時候,他雖沒出房門,卻也能聽出他在屋裡活動的聲音。”
老太太沉默不語,嘴角抿出一道道縱深的皺紋。崔良棟低聲道:“公子念著當時二哥年紀還小,都是叫徐氏攛掇的,畢竟又是他弟弟,不好追究這事……”
宋老夫人驀地一拍桌子:“叫他出來。”
崔良棟訝異道:“那秦太太的脾氣,萬一見了二哥發作……”
老夫人道:“那就更得叫。等燮哥回來,叫他見客,也叫衡哥來——當面給他大哥跪下陪罪!都是我的孫子,我難道護著這不懂事的,白白委屈了懂事的?他既然幹了,就得給他大哥誠心的認錯,這事沒的捂著不叫人知道的!”
作者有話要說: 差點忘了標,開頭的詩是宋代江奎的詠茉莉詩
第128章
崔燮連課後補習班都沒上, 就被人匆匆叫回了家。
進家門這一路上, 崔良棟就簡短截說,把劉家大太太帶著表少爺過來, 老夫人帶著兩個庶出的姑娘少爺在正院待客的事說了。
崔燮卻沒想到他們來的這麼快, 也不曾提前叫人傳個信, 準備住處,連忙吩咐崔良棟安排院子。崔良棟說:“咱們家內院的客院安排叫宋先生住了, 外院又住了小啟哥, 再叫親家太太住進去是不是不大方便?”
當然不方便。
劉家可是小崔燮的外家,這樣的親戚來了, 總得給安排兩個正經院落, 不能叫他們跟客人夥著住。
崔燮轉了轉念頭, 吩咐道:“叫人把小啟哥的東西搬到我院子裡來,先像小涼哥在時那麼擠一擠,給我表弟安排到他院子裡。內院就先委屈雲姐兩天,讓她們母女搬到和哥母子的院子裡, 把房子騰出來。”
崔良棟忙叫人去通知崔啟回來收拾東西, 又安排人幫雲姐的生母搬院子。崔燮聽說秦氏正在堂上跟老太太說話, 也顧不得回房更衣,穿著一襲青衫,戴著方巾,就這麼進了待客的廳堂。
劉、崔兩家當初也有過關係極好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