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節,大唐探幽錄,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思對他懷有敵意,故而敏之向來注意著梁侯府的一舉一動。
但是,對武三思而言又何嘗不是?是以兩人府中以及周遭,各有臥底細作跟眼線。
因司衛少卿楊思儉是武后的親眷一族,所以早在武后有意選楊尚為太子妃之前,不繫舟的人便有滲透。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漸漸地,周國公府跟梁侯相繼有所察覺。
所以在景無殤之事爆發後,武三思思來想去,覺著不能把這個可利用的大好機會就這樣扔了,加上在相處之時他每每在敏之跟前兒落於下風,心中著實難平其憤,於是便暗中告知楊尚跟太子李弘,想挑撥兩人跟敏之的關係。
雖然武三思也不太喜歡太子李弘,但更加討厭看見李弘跟敏之兩人相處甚好。
誰知……偷雞不成蝕把米。竟被他最忌憚的人——武后知道了!
武三思出丹鳳門的時候,仍惶惶然,似靈魂出竅。
他不敢過分惱恨武皇后,畢竟深知皇后的城府跟手段,他暗中使些小聰明倒也罷了,若當真觸了皇后的逆鱗,只怕皇后會毫不猶豫地將他處置了。
若走到這一步的話,他的下場絕不會比武惟良武懷運要好,因為,他比他們知道更多內情,武后絕不會放心把他貶到僻遠之地的,對武三思而言,好似只有一個歸宿。
所以武三思恨的是袁恕己——那個本來毫不起眼的小官兒。
在豳州之前,袁恕己不過是個最尋常的兵卒而已,但是在他到達豳州之後,一切就煥然不同。
那些作奸犯科的土豪大戶,本地士紳,成了他的磨刀石,刀下鬼,一樁樁詭異奇案,一個個人頭落地,無數的鮮血跟人頭讓他聲名鵲起,竟傳到了千里之外的長安……
武三思本瞧不起袁恕己,可想起他在豳州的所作所為,想到他在長安城的“死裡翻生”,武三思不敢大意怠慢。
興許當初那些豳州的豪紳等,也是不把這個年青的武官放在眼裡,但等到人頭落地已經後悔莫及。
武三思可不想自己成為供袁恕己磨刀口犧牲的那人。
尤其是在現在這種皇后竟然甩手不理的危難情形下。
不多時,武三思回到侯府。
才下馬,將入內之時,卻見街角有兩個人探頭探腦,形容鬼祟。
武三思皺眉道:“那是什麼人!敢在這裡撒野。”
門上到了跟前兒,攏著嘴低低說了一句。
武三思眉頭越發深鎖:“居然是他們?好大的膽子,袁恕己跟大理寺這是想幹什麼?”
原來此刻在侯府長街上觀望盯梢的兩人,赫然正是大理寺的公差。
門僕道:“侯爺息怒,先前我們已經呵斥過他們,叫他們走開,誰知他們只說是奉命行事,不肯離開。”
武三思回頭打量:“奉誰的命?”
僕人道:“自然正是大理寺的那位鬼見愁袁恕己袁少卿。”
武三思有些不耐煩,心頭一動,便只淡淡道:“既然如此,且由得他們去鬧就是了,都不必大驚小怪。”
武三思匆匆來到書房,只留了管家伺候在旁,示意管家將門關起來,武三思問道:“底下可都弄妥當了?”
管家武清道:“侯爺放心,已經都清理乾淨了。”
“有沒有那容易走漏訊息、守口不嚴的人?”
武清想了想到:“只有一個張四,如果吃醉了酒容易胡說八道,但已經打發他回渭縣老家去了。”
武三思不悅:“放他走了?”
他本想說是這種人就該滅口最妥,但一想到如今外間都是大理寺的人,在他們盯梢之下,卻不大好做這些事,極容易弄巧成拙。
何況之前武后還痛斥了一場,立刻犯的話,只怕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