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4節,大唐探幽錄,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治見他回答的頭頭是道,毫無尋常孩童的頑劣忸怩,不由很是驚訝,眼中流露讚賞之色。
蕭淑妃卻笑對蕭子綺道:“你看看人家,再瞧瞧自己,可羞愧麼?”
蕭子綺笑說:“我又羞愧什麼?”
“讓個孩子比下去了,竟還不覺著羞愧?”蕭淑妃打趣說道。
蕭子綺不以為意地笑:“他有他的好,我有我的好,怎說比下去了。”
李治從旁笑道:“說的不錯,子綺天生聰明玲瓏,又是這般年紀,風流貪玩些是人之常情,何必迫不及待地拘泥他。”
蕭淑妃嬌嗔道:“殿下怎麼還縱著他?叫我說,快些正經給他安排個差事,好把他管束住了才妥當。”
蕭子綺一怔,繼而一笑,低頭看向崔曄。
卻見他仍是個正經不苟言笑的模樣,蕭子綺心頭一動,反而衝他吐了吐舌,扮了個鬼臉。
崔曄的雙眼陡然瞪大了些。
蕭子綺見狀,才哈哈笑了出來。
只聽李治不以為意地說道:“子綺若要當官兒,以他的能耐,多少官隨便他挑,只怕他看不在眼裡。”
蕭淑妃道:“太子把他誇到天上去了。以後越發有藉口不用功,只拿這個說嘴了。”
蕭子綺撣了撣衣裳上的花瓣,道:“朝上人才濟濟,哪裡需要我一個閒人,我不如還落得自在些,你說是不是,玄暐?”
李治跟蕭淑妃聞聽,不由都看向崔曄,想看他如何回答。
崔曄微微蹙眉,略一眨眼,便朗朗道:“《禮記》裡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他一氣兒背了這段,方正色又道:“所以按照古人所說,公子‘格物’在先,致知在後的做法,並沒有錯,也是正理。”
三個人耳聞目睹,都驚怔而意外地望著這孩子。
半晌,蕭淑妃嘆道:“真真難以想象,小公子竟然給你的浪蕩行徑找了如此正經了得的一個藉口。”
蕭子綺卻點頭道:“哪裡是藉口,這才是真知灼見。”
望著崔曄的眼神,不免減了先前的戲謔之意,多了幾分凝重讚賞。
蕭淑妃見李治不語,因問道:“殿下,您覺著崔小公子如何?”
“出色之極,”李治方笑道:“照我看,這孩子……以後可以當我的姑爺了。”
“太子殿下,這話可不能亂說。”蕭子綺挑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