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2章 進山道,大漢王朝,寶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裡,這裡和這裡,你們三個的百騎先不動,作為吸引首領追兵的幌子,直到傳來訊息你們才可以動身跟上來匯合。”哥達部署擺脫追兵的計劃,必須要留下一支不少人的兵馬作為幌子,吸引身後侍衛軍的斥候。
三個百騎的兵力剛好,不多也不少。
哥達又隨即逐個逐個安排各百騎進山的排序,還細細叮囑百騎不要弄出太大的聲響,待到確定眾人全部明白了之後才放下心來。
短暫的軍議後,哥達才感覺肚子有寫餓了,摸了摸有些癟的肚子,就更加餓了。一整天都沒怎麼好好吃過東西,哪個百騎一遭遇侍衛軍百騎的襲擊,他就得趕往那一個百騎,看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乘著大部隊伍重新出發之前的空隙,哥達急忙從親衛那兒拿了兩塊乳酪,囫圇吞棗地嚥了下去,想著快點吃完,抓緊時間帶領麾下騎兵出發,好好在首領面前長長臉,讓首領知道自己訓練出來的這批新兵之優秀,自己的計謀之高超。
哥達的這個臨時決定,百騎長傳達十騎長,十騎長傳達騎兵,一層傳一層,經過一陣小小的聲響之後,充當幌子的阻斷百騎藉著巡邏的換班、增員,慢慢移動到靠近侍衛百騎的那一側。
二十來個斥候好手藉著舉著火把巡邏的機會,跑到了山谷入口,每隔一段路就留下人作為標記,引領之後的大隊騎兵進入山道。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夜晚想要偷偷行軍不被追兵發現,特別是相距沒有多遠的追兵,熄滅火把是必須要做的,否則一大片晃動的火光在黑夜中那就是一個個鮮明的標識,通常都是依靠月光和星星指向。此外,還要用氈布包裹著馬蹄,銜上口鼻,以防發出太大的聲響引起追兵的注意。
很快,第一批進山的三個百騎隊按照千騎長早定下的順序,依次開拔,十騎和十騎之間,百騎和百騎之間,保持著一定的順序,既防止前後隊伍相撞,又能夠靠著晃動的人馬影子來引路。
夜色漸漸加深,一隊隊騎兵沿著山路朝著妥兒川草原的東邊山林湧去,就像是融入了黑夜一般。
同時,留後的三個百騎為了迷惑住侍衛軍百騎的斥候,所有的營地火把一律燃燒,增派對峙一側的遊騎崗哨,讓對面斥候誤以為哥達千騎的主力仍舊在這兒,加派兵力不過是為了防止對方騷擾自己這方騎兵的睡覺。
考慮到侍衛百騎一旦趁著夜色進攻,便會發現千騎營地的怪狀,哥達在進入山谷道口之後便安排一個百騎把守山谷道口,兩個十騎為一隊擠滿這處道路,讓侍衛百騎沒有那麼容易
追上入山的大隊人馬,必要時推倒石堆阻塞山谷入口。
哥達千騎大部的行進路線不是事先安排的,不知道哪個方向是最近的,周圍哪塊地方是便於大隊通行,就算是斥候在先,最多也就探查兩裡左右的範圍,一是道路實在不熟悉,二是整個隊伍不斷前進著,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探查。為此,哥達只能選擇一些較為平坦的地帶來走,其中就好的就是一條小河道,離著那山谷入口處大約三里。
晚秋時節,這條山谷河道和草原上的無定河差不多,窄窄的河道中只有一灘灘錯亂分佈、大小不一的的水,估計再過不久,這些水灘就會徹底消失,過上一個月,就會被大雪覆蓋。
千騎大部的行進速度雖說是慢了一些,可那也在哥達的預料之中,因為畢竟這一帶不熟悉,倉促之間就連斥候都不一定能夠做好探查工作。而且,山路難走,各百騎隊前進的時候有著不少相互交叉、打亂的情況出現。好在最後是發現這麼一條山中河道,只要沿著河道一直走,就不至於出現什麼大問題,
畢竟,哥達對千騎內的各營指揮、百騎長、十騎長是有信心的,大多數人都是常備軍熟練老兵出身,熟悉常備軍那一套,自己的威望、勇猛也足以帶領麾下兵馬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