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7章 大箭揚威,大漢王朝,寶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百烏維騎兵被這猝不及防的鐵簇大箭射落馬下,身體上冒出一個個血洞,這麼慘烈的場景,即便是在經歷過一場場血戰、衝鋒廝殺的烏維老兵眼裡,也閃過一絲驚駭,不過並沒有多少懼色。戰死人數達到上千人、數千人、上萬人的廝殺戰場,他們都經歷過,從人血中洗過幾次操,這數百人的損失並不能完全阻擋六千餘烏維騎兵的進攻陣勢。何況,三百餘人連近七千前隊騎兵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就這麼一點損失就讓堂堂霸主部落烏維部騎兵退卻了,整個騰格里草原的牧人都會嘲笑的。

更別說,巴克耳還在後軍遙遠眺望著這六千餘騎兵的進攻,若是因為就遭遇了一陣箭矢攻擊就退下來,回去之後,恐怕會有不少人的腦袋會被砍下來示眾。

短暫的慌亂之後,最前方的近千烏維騎兵在各十夫長、百夫長的喝令之下,重新加快了馬速,朝著草丘斜坡猛衝上去。

剛才那一陣如此強烈的箭矢,大多數烏維老兵都可以判斷出對方的人數不多,大約只有幾百人,而且都是下地射箭,否則根本無法使用那種超遠距離的巨弓。

別說尋常的烏維老兵,恐怕連烏維統帥巴克耳都想不到達達不拉會派出自己的宮帳軍大箭筒士前來,而且不是簡單派出兩、三百人作為神射手來狙殺敵軍的將領、貴人,而是足足派出一千人大箭筒士來充當普通阻擊弓箭手,近八成精銳箭筒士,將他們集中起來交給咕欏鈕統一指揮。

納哈良部,達達不拉,竟有如此魄力,此人不簡單啊!

最先的近千烏維騎兵已經衝上了草丘緩坡,人人臉上都露出勝利前的微笑,憑藉座下戰馬的衝力,這道不足百米的緩坡最多隻需要十個呼吸的時間就可以跑完,到時候烏維部落騎兵甚至連揮動彎刀都不用,憑藉馬匹的強勁衝力,數千兵馬化作驚濤駭浪,將那批只有數百人的納哈良部弓箭手碾死。

“大箭!藏馬肚,舉盾”緊盯著前方斜坡的烏維部落騎兵一看到有幾個光點從天空急速落下,當即反應過來,吼了一聲,整個身體緊緊貼著馬脖處。

近一人高的舉弓,略厚於拇指的鐵製箭矢,箭術超群的大箭筒士,面對著一大群身著破爛皮袍或簡陋皮甲的烏維部落騎兵,小部分身披簡易鎖子甲的氏族貴人,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別說這群草原輕騎兵,就算是上千全身板甲的卡洛斯重騎兵,面對上千巨弓大箭的覆蓋性打擊,必定也是損失不小。除非每騎都攜帶著一面精良鋼盾或者兩掌厚度的鑲鐵巨盾,才能撐過幾輪大箭覆蓋,待衝到弓箭手的陣列內,那就是騎兵屠殺的時候了。

三百來支鐵簇大箭密密麻麻,如同飛蝗一般朝著衝上斜坡的烏維騎兵掩了過去,大箭筒士根本就不需要瞄準,聽到領隊百夫長揮動一下代表一百米的旗幟,立馬發力,拉開了那硬韌的大弓弦,搭上一支長長的鐵簇箭矢,隨即齊刷刷鬆手,硬韌弓弦的反彈力震得手指一痛。即使大箭筒士箭術精湛,長年累月拉弓扣弦,手指上又帶有皮質或骨質的射箭扳指,可巨弓的反彈力卻依舊會傷到手指。

扳指是騰格里大草原上一種常見護手的工具,尋常牧人多用骨質或皮質製作,帶於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

草丘斜坡地帶,許多烏維部落騎兵剛剛聽到一聲“大箭!藏馬肚,舉盾”,下意識做出一系列躲避動作或防護動作,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配有盾牌的,而且隆隆馬蹄聲下,後隊騎兵根本就聽不清楚前方的人兒說了什麼,繼續向前方衝了過去。

天空中數百鐵簇大箭互相擠壓著流動的空氣,發出更為刺耳的蜂鳴聲,那薄薄的圓盾根本抵擋不住強勁的箭矢,就像是一張張平薄的紙張,被一支支巨大的鐵筆滑過,瞬間斑駁破碎,化為碎片。隨即,一朵朵散發血腥氣味的紅花在數百烏維部落騎兵中迅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王朝

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