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花主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三章 菩提本無樹,大景鎮玄司,藏花主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度己,講究的,便是要自己先成佛,而後再去普度眾生,而度人,則是要普度眾生,而後積累功德,從而才能成佛。
這兩種路徑,要說誰對誰錯,杭天逸真分不清楚,但是有一點,普度眾生,顯然才是最關鍵的。
但是這個時候,不論是靈真寺的和尚,還是來自大彌寺的僧人,他們的爭論,卻是在自身的修行之上。
如此,這便是有了執念,執著於某一樣東西,於佛家修行人來說,這絕對是不可取的。
但佛家僧人,也是人,只要是人,七情六慾便沒法子斷,保持所謂的清澈靈透,顯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度人度己,爭論了半天,最終沒有什麼結果,而後便是又上升到了對於修佛的途徑。
在這個過程之中,又分為有法和無法兩個方向來辯論。
大彌寺的僧人認為,有法乃是修行的基礎,只有在有法的基礎之上進行修行,以之為參考,時時警醒,方可不走偏路,從而正道成佛。
這位說的僧人,還舉了例子,大殿裡面香火繁盛,但是需要時時打掃,才能夠去除塵埃,使大殿不染塵。
修佛的人,也是當如此,需要時時拂塵。
這般話語,讓杭天逸想到了神秀禪師的那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傳聞,佛祖就是在菩提樹下證道成佛,從而開闢佛門一道的,是以這幾句偈語,可以見到神秀禪師的非凡見解。
也是因為如此,神秀才能成為禪宗北派的開山鼻祖。
但在當時,還有一個比神秀更厲害的僧人,那就是禪宗六祖惠能。
他聽得神秀的偈語,便頓然有悟,於是也作出了四句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大體意思就是,一切有法,皆如夢幻泡影,連菩提樹都沒有,又哪來的塵埃呢
這四句偈語,以杭天逸的見解來看,就是在吹牛,看不見的東西,你隨便怎麼吹都行,但是實際上,還是需要時時勤拂拭的。
神秀北派的漸悟,杭天逸覺得,更適合於尋常人,而惠能的頓悟,卻是看重天資。
杭天逸覺得,這其實也是要分情況而論的,只是當時,五祖弘忍卻是認為惠能更為厲害一些,因此便讓惠能繼承了衣缽,而惠能,便成了禪宗六祖。
見得靈真寺的僧人一時語塞,杭天逸忽然開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管如何,杭天逸是東方的人,靈真寺和自己是一遍的,轉牛角尖的事情,他自然是要做做的了。
“這是什麼意思”大彌寺的和尚聽得這四句偈語,不由抬起頭來,直覺告訴他,杭天逸偈語的層次很高,但他們卻是沒法子理解過來。
當此之際,杭天逸自然是要把逼格給拿出來的,當下他淡然一笑:“很簡單,一切有法,皆是夢幻泡影,只有循著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度幾也好,度人也罷,才能頓悟成佛,才能見心明性!”
“荒唐,一切有法若是夢幻泡影,那為何不修佛法的,不見得誰人成佛呢”大彌寺的僧人反駁說道。
杭天逸輕笑一聲:“按著大師之言,在有法的基礎上勤奮修行,便可成佛,莫非大彌寺中的僧人,都已經成佛這麼說來,大師也成佛了”
“這”大彌寺的這位僧人,一時間語塞,將近千年的時間,不論是普渡寺,還是大彌寺,都沒有證道成佛的存在。
“你這是強詞奪理!”其中一個僧人怒聲說道。
杭天逸道:“難道諸位這般論佛,不是在強詞奪理”
是啊,辯論了這麼久,若不是強詞奪理,又怎能將對方給辯倒下去
要說佛理,此間坐著的都是高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