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武士的天命,霓裳鐵衣曲,克里斯韋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曹文宗將信將疑的問道:“是當地人桀驁不馴還是官吏太過貪婪?”
“應該說兩者兼而有之!”賀拔雍看了一眼藤原不比:“我說的對嗎?藤原兄?”
“雖然我很不想承認,但這的確是事實!”藤原不比笑道:“這麼說吧!比起大唐的官吏來,吾國的在各領國為官之人可要貪婪多了,而偏遠領國的百姓也是頑冥難治,所以我還真不好說哪一個才是真正導致有這麼多叛亂的真正原因!”
儘管賀拔雍和藤原不比的每一個毛孔裡都充滿了剝削階級對當時倭國勞動人民的偏見,但他們對當時在偏遠領國為官的那些武士們的評價還是比較接近真實的,大唐的州縣官員是啥德行讀者們從後世的中國史書中知道一部分,而那些在偏遠領國為官的武士們就是同時代大唐官員們的加強版。原因很簡單,在王文佐建立的那個粗糙到了極點的政治架構中,幾乎所有的倭國官員都是沒有俸祿的,不但沒有俸祿,偏遠領國的官員還有向中央繳納租稅、貢品的職責。
當然,這些武夫也絕不會讓自己餓著,他們自然會有辦法裝滿自己的腰包。而偏遠領國居民也都不是善茬,限於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倭國並不存在東亞大陸上原子態的小農家庭,而是大量的村社、部落,中央政權也沒有能力搞“刀狩令”一類法令來解除普通人的武裝,於是乎各種叛亂民變就是常態。只不過這些叛變沒有統一的旗號,沒有遠大的政治目標,在以近畿為中心的王氏政權派出的以武士為骨幹的強大征討軍鎮壓下,一次次失敗了。
而在賀拔雍和藤原不比眼裡,這種叛變其實未必就是壞事,反正作為一個外來軍事征服者在上層佔據核心的政權,他們很清楚自己的統治的根本就是自身的強大武力以及與本地武士集團建立的羈縻,前者自不必談,後者就是看給這些武士多少好處了。而每次對叛亂成功的鎮壓,都會成為倭人武士集團的盛宴——參與叛亂的村社、神社、部落、舊勢力都會被剝奪土地和財產,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會被分給有功之人。而如果前去鎮壓的人失敗了,那也正好可以將其從武士集團中剔除出去,達到優勝劣汰的目的。
用元驁烈的某次對部下的訓話為證:身為武士,你們沒有高貴的血脈,也沒有淵博的學識。你們唯一可以仰仗的只有手中的弓矢和身上的盔甲,如果不能在戰場上擊敗敵人,那你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要麼打贏,家名傳續,要麼敗死,家名斷絕,這就是你們的宿命。對於這種殘酷到有些偏執的訓令,倭人的武士們卻覺得甘之若飴。
事實上,幾乎在所有的與叛軍的戰鬥中,武士的鎮壓軍在數量上都是處於劣勢的,在大多數時候,叛軍的人數都有鎮壓軍的兩倍、三倍甚至更多。而在野戰中主動發起進攻的幾乎都是武士一方,即便最後戰敗,陷入絕境,武士一方要麼衝入敵陣戰死,要麼自殺,棄甲投降和轉身逃走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絕大部分武士都是好不容易才得到今天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他們還沒有忘記王文佐來到倭國之前自己的處境,相比起因為怯懦而被剝奪身份,他們寧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一個好名聲,為子孫後代留一個再起的機會。
因此就不難理解賀拔雍和藤原不比對待多如牛毛的地方叛亂的有恃無恐了——對金銀銅礦山的開採和日漸繁盛的海上貿易不但讓王氏政權的財庫充盈,而且還提供了一支足以稱霸瀨戶內海的海上力量,而使用東亞大陸先進武器和戰術組織起來的武士集團又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忠誠和實力,同時他們還能得到百濟故地唐軍的支援,必要時他們還能從東北亞廣袤原野的野蠻人那兒募集大量的僱傭兵。
這頭羽翼日漸豐滿的猛禽已經在扇動翅膀,嘗試起飛,而唯一能阻礙它的就是脖子上繫著的那根鐵鏈,只要掙斷鐵鏈,它就能一飛沖天,直上九霄。
“按照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