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前夕,霓裳鐵衣曲,克里斯韋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祁連山東麓而行,不但走的幾乎是平地,而且一路上水草甘美,出了嘉峪關之後才有一些沙漠,其間也有不少綠洲;而青海道不但要經過高山,而且其間很長一段路都是少水乾旱之地,遠不及河西道!”

“嗯!”薛仁貴點了點頭:“那我軍若是直取敵方腹心之地,吐蕃兵由西域返回,豈不是我為主,彼反為客?”

這一次屋內的所有人都明白了薛仁貴的意思,人們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神色,毫無疑問,假如薛仁貴的計劃得以實現的話,唐軍不但能夠收復被吐蕃人攻陷的安西四鎮,還能將青海之地奪回,甚至登上雪域高原,徹底覆滅吐蕃也不是不可能。

“總管之策雖妙,但眼下我們對吐蕃人敵情還不夠了解!”阿史那道真道:“說到底,吐蕃人到底出動了多少兵力進攻西域,還沒有切實的訊息,而這關乎於此戰的勝負,十餘萬將士的生死!”

“是呀,但西域距離這裡有數千裡,就算得到了訊息,傳遞回來也早就過時了!”薛仁貴道:“豈有十成的把握才出兵的道理?”

這一次阿史那道真也不得不點了點頭。中國古代的邊疆戰爭和中原戰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戰爭形態:邊疆地區,尤其是北方邊疆地區戰場的範圍要比中原大得多,行軍上千裡是司空見慣,便是兩三千里也不奇怪,如此漫長的行軍距離,以當時落後的技術條件和通訊條件,從策劃到出征,然後接觸、交鋒、決戰有三五個月,甚至半年一年也不稀奇。如此長的時間,很多情況發生變化再正常也不過了。所以任何預先的籌劃都只能有個大概,大部分事情都要主帥臨機決斷。

“大總管說的是!”郭待封興奮的站起身來:“末將願為前鋒,領兵討賊!”

“郭將軍莫急,出兵之事現在還要詳細籌劃!”薛仁貴伸手向下按了按,雖然嘴上沒說,他肯定不會把至關重要的前鋒交給這個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有單獨帶兵打過什麼打仗的“名將之後”來指揮。

待到眾人退下,薛仁貴留下了阿史那道真,他更相信這個突厥可汗的後裔,畢竟在青海荒野平曠之地,騎兵遠比步兵更有合適,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突厥騎兵的勇猛和忠誠。

“此番出兵,我打算親領前軍!”薛仁貴並沒有繞圈子:“後軍和輜重交給郭待封!至於你,先領突厥騎兵沿河西道西進,作出援救西域的樣子,吸引吐蕃人的注意力!”

“您打算直取青海?”

“嗯!”薛仁貴道:“我打算春天進兵,那時戰馬牲畜瘦弱,吐谷渾和吐蕃人行動緩慢,我和你領精騎在前,掠其畜群,郭待封領步卒輜重,於險要之地設柵堅守,這樣我軍若勝,便可兩軍匯合向前,若敗,也有能據守之地!你覺得如何?”

“確實不錯!”阿史那道真點了點頭,憑心而論,薛仁貴的這個方略可以說是非常出色的,在青海這種人煙稀少的草原地帶進軍,唐軍最大的麻煩就是補給,沉重的輜重和步兵會拖慢行軍的腳步,追不上吐蕃軍隊;而如果捨棄輜重和步兵,唐軍等於捨棄了己方強弩、築壘工程方面的優勢,也無法持久作戰。

所以薛仁貴決定乘著春天牛馬無膘,移動緩慢的弱點,自己親自率領騎兵突襲吐蕃和吐谷渾的牲畜群,因糧於敵,而且唐軍多吃一口,吐蕃人就少吃一口,誰的補給越充沛,接下來的戰鬥就有更大的自主權。而阿史那道真領突厥騎兵在河西道的佯動,至少可以分散吐蕃統帥的注意力,讓其儘可能晚的得知唐軍的真正意圖。

“不過統領步兵輜重的事情關乎全軍安危,讓郭待封擔當此任會不會——”阿史那道真說到這裡,就停住了,不過薛仁貴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

大王你聽我說

南齊小王爺

山河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