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東事,霓裳鐵衣曲,克里斯韋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宮。
“這麼說來,王教御剛到松州就大破吐蕃人了?”李弘興奮的問道,臉上滿是盈盈的笑意。
“不錯,太子殿下!”內侍笑道:“奴婢是剛剛在外面聽聞的,絕對錯不了。”
“好,好!”李弘站起身來,在書案後來回踱步,口中連連說好:“幸好當初王教御在長安時沒有答應寡人的請求留在東宮,否則我大唐豈不是少了一員名將!”
“殿下此言甚為不妥!”旁邊一名長鬚男子道:“身為臣子,與邊疆殺敵立功固然很好,於東宮侍奉儲君又有什麼不好呢?殿下如此誇讚王文佐,讓東宮中人聽了,只怕心中別有他想!您身為國之儲君,一言一行關乎國家,須得慎言!”
“張左史說的是,寡人明白了!”李弘點了點頭,原來這長鬚之人名叫張文瓘,任東臺侍郎(後改稱黃門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兼太子左庶子,並管理左史事務;同東西臺三品即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別稱,此人當時已經是大唐的宰相之一,太子左庶子是東宮的宰輔之臣,王文佐若是當初允了李弘,留在長安,多半便位居其下。
“臣淺陋之見,殿下肯潛心收納,實乃國家之幸!”張文瓘道:“不過王文佐此番取勝,的確是個好彩頭,畢竟明年大唐就要對吐蕃用兵了!”
“是呀!”李弘興奮的點了點頭:“前幾日寡人去太極宮晨省時聽阿孃說過,此番大唐要傾力而出,一舉將吐蕃夷滅。”
“是嗎?”張文瓘笑道:“可是殿下您知道嗎?就是這位王文佐,他在給天子的報捷文書最後卻說吐蕃身處險僻之地,土地高寒,宜緩圖之!”
“緩圖之?王教御這麼說?”李弘問道:“那阿耶會怎麼作答?”
“留中不發吧?”張文瓘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呀!”
李弘點了點頭,他雖然年紀還不大,但天資聰穎,又時常與父母談論政事,耳濡目染之間已經對國事頗有了解,他知道像戰和這等國家大事,一旦決定就很難再加以改變,就如張文瓘方才說的那樣,隴右、關中、北庭、安西、河東的那麼多軍隊已經調配到位,又豈是一句輕飄飄的“宜緩圖之”能夠改變的?
“不過王文佐能說出這句話,有大臣體,他日入朝,可為宰相!”張文瓘笑道。
“哦?左史為何這麼說?”李弘趕忙問道。
“王文佐官居松州都督府都督,是邊將。如果朝廷要和吐蕃打仗,就要給他增兵添糧,將劍南道諸州的財稅劃到他的掌中,他手中的權力都會變大。所以無論最後是贏是輸,是否是有利於國家,和吐蕃人開戰對他王文佐都是有利無弊的。而他在報捷文書最後還肯勸說天子不要急著用兵,這說明他能夠把一己之利放在國家之下,實乃國之大臣的典範,這等人,才可為相,輔佐天子!”
“王教御的確是這等人!”李弘笑道:“當初寡人挽留他在東宮為官,若是換了別人,肯定答應了。而他卻拒絕了,說袍澤尚在百濟,不肯獨自在長安為官!”
“嗯,在軍中以袍澤為念,入朝便能以天下蒼生為念,若是如此的話,這王文佐的確有大臣體!”
“那,那我何時可以向父皇請求讓其回長安?”李弘問道。
張文瓘聞言一愣,旋即笑了起來:“這個還早,其實聖上只怕心裡也是有數的,要不然王文佐的仕途也不會走的這麼順,這是聖上為殿下您準備的人才。再過幾年,等殿下監國時,那時您就可以提出讓王文佐返京,坐下官這個位置,再歷練歷練,便可加個中書門下三品了!”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張文瓘便告辭了,他出了東宮,便往政事堂而去,其實張文瓘方才嘴上說王文佐是李治替兒子準備的人才,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否則他一個當朝宰相已經忙的腳不沾地,又怎麼會兼了一個太子左庶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