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為盟主“y,朕,王梓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24章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為盟主“yzzzzzzzzz”加更)

真正的苦戰,在樟樹鎮一帶。

樟樹鎮是趙瀚治下,稅收最豐厚的一個鎮。僅樟樹鎮貢獻的財政收入,就抵得上龍泉、永寧兩個縣的總和!

贛江流過吉安府之後,又匯入一條大河、數條小河。至樟樹鎮時,袁河又帶著洪水洶湧而來,兩河交匯沖刷出急彎,甚至帶來大量泥沙淤積成沙洲。

當初王思任的官兵水師,佔據絕對優勢,卻也不敢駛過河口。其實是不敢駛過沙洲,河道狹窄,水勢複雜,便是不被火攻也要遭包圍伏擊。

藉此,趙瀚能夠從容與官軍對峙,而今卻因為這種地形,給樟樹鎮帶來巨大抗洪壓力。

“籲!”

竹哨聲響起,兩千多農兵跑步趕來。

又有數千青壯,被農會組織過來,至樟樹鎮下游地帶。

鎮長帶著吏員,挨家挨戶敲門,招募鎮上百姓築堤抗洪。

事實上,整個贛江沿岸,從唐代就開始構築防洪堤。

特別是豐城上下游的贛江東堤,從唐代修到宋代,已可保護六十萬畝農田。明代一直在繼續增築,但要直到民國,才能把樟樹鎮這邊的堤壩連通。

在萬曆朝之後,地方水利敗壞,全靠有責任的地方官,號召士紳大族捐款修繕。

只要有官員組織,士紳大族也願意捐錢,這是在保護他們的身家財產。就拿樟樹鎮這邊的堤壩來說,一旦洪水漫灌或者決堤,就可能淹沒十萬畝良田,因為岸邊都屬於低窪地帶。

臨江知府和清江知縣,都在負責府城沿線,洪水期間也過不來。

樟樹鎮的安危,都寄託在鎮長劉同予身上。

劉同予是大族秀才出身,文武雙全,初時在軍中擔任文吏。還曾跟張鐵牛一起,詐城攻下新淦縣城,他這鎮長的分量並不輸給知縣,畢竟這是財源滾滾的樟樹鎮。

此時此刻,劉同予正在沿江堤壩上,冒雨奔走指揮抗洪。

鎮上居民在官府組織之下,紛紛加入其中,農兵和農會也行動起來。

沒人敢懈怠,他們祖祖輩輩住在江邊,知道今年的情況不對。這暴雨下得太久了,中間好不容易晴兩天,突然就又是大暴雨。

不但鎮長每天帶人觀察水位,百姓也天天跑去觀察,畢竟一淹就是十多萬畝地,在洪水面前沒有身份的高低。

樟樹鎮的藥材商人,全部聯合起來行動,出錢派出夥計築堤。若是潰堤或漫灌,他們將蒙受最大損失,許多人都堆積了好幾倉庫的藥材。

從樟樹鎮一直往北,兩岸都有農兵和農會,組織群眾前來抗洪。

若從高空俯瞰,就彷彿無數螞蟻,扛著沙袋、泥筐來往於江邊,上演著人間最宏大壯麗的史詩。

費純其實是最頭疼那個,不但要撥款救災,等洪水退去之後,還要酌情減免百姓的田賦。山區雖然不受水災,但旱情極為嚴重,等於今年要普遍減免賦稅。

官倉裡的錢糧,都不太夠用啊!

本來,招安停戰,鹽路暢通,財政問題已經緩過來。只要今年繼續豐收,或者說是一個平年,各縣的倉庫都能堆積如山。

突然來個大災年是什麼鬼?

費純感到一股深深的惡意,覺得老天爺是在故意跟他作對。

韓承宣作為朝廷任命的南昌知縣,此刻也離開南昌縣城,來到贛江邊上指揮增高、加築堤壩。

他本來已經被架空,沒有任何實權可言。

但其救災表現積極,此刻也獲得部分指揮權,彷彿他已經變成趙瀚麾下的官員。

連續兩晝夜的勞累,眼看水位一點點往下降,韓承宣累得直接躺在堤壩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