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4章 言傳身教,寒門仕子,佯忘,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宏裕見他一臉坦然,心裡的芥蒂登時少了幾分。

他想了想,也選擇了坦誠相待。

“在朕還為太子時,父皇就曾教導我說,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住無上的權威。無論如何,都不能任由臣子們左右。即使做錯了事,那也要將錯就錯下去,直至蓋棺定論為止。除了像天災那等不可逆的因素必須要降下罪己詔外,其他方面,都不能妥讓。所以,讓朕去承擔責任,非常地不妥。”

從皇權的角度上看,李宏裕說的確是實情。

凡為帝王者,無不想塑造自己的‘神化’形象,什麼偉大了、英明瞭、等噁心的詞彙,皆不厭其煩地往自個臉上自我貼金。

可是,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偉人?

即使唐宗宋祖,也不過是個有道明君的後世評判,和神化形象相差甚遠。

但,這樣做卻有個好處。

那就是,能在愚民政策上發揮有效作用,讓老百姓們盲從地頂禮膜拜。

如此一來,誰還會質疑今上?

但,齊譽卻篤定地認為,這種手段正是王朝制度中的核心弊端。

若不把這個痼疾給一錘打破,民族就永無復興的可能。

道理很簡單。

愚民政策的核心乃是禁錮人的思想,繼而讓人失去思考力和評判力,這種環境下的世人,怎可能培養出獨立思考能力呢?

缺少了獨立思考,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是消失殆盡。

如此,還談何創新?

瓊州之所以能夠取得穩定發展,一是得益於教育上的回報,二,就是有著開放和包容的社會氛圍。

有了這些元素,才會形成百家爭鳴,才會實現百廢俱興。

反之,就會慢慢演變成百興待廢。

其實,齊大郎讓皇帝認錯的目的,就是想把他拉下神壇,一舉戳破掉天潢貴胄那種高高在上的神化泡沫。

若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也不會也沒必要去和皇帝爭執。

頂多,勸誡一番也就是了。

“聖人曾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失去了身正,就會慢慢失去大臣們的擁戴、以及百姓們的擁護。到了那時,陛下可就真變成孤家寡人了。嘗言,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陛下可莫要因小失大呀……”

“然而正身,就要做到誠然和坦然,凡事客觀公正、不失偏頗。《荀子·修身》中有云:是謂是,非謂非,曰直。如果連是非都不願意去分清楚,還談什麼治國平天下?”

齊譽旁徵博引,客觀辯證,把道理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宏裕則是一邊聽取、一邊思考,消化著這其中的深意所在。

對於天子而言,這是一席既熟悉又陌生的理論,和父母教授的帝王之術甚有不同。

正身,乃是古訓之一,但凡讀書人無不是爛熟於胸、倒背如流。

但用在約束天子身上,李宏裕還是感覺頗新鮮的。

父皇李良吉曾經告訴過他:古聖,是制定規則的人;世人,是遵守規則的人。如此,便形成了秩序的根基。

不過,卻有一人不受此規則的約束,那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因為,皇帝可以在原規則的基礎上進行加減,繼而形成對統治有利的王法。

說什麼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不過是矇騙世人的幌子而已。

皇帝,是有特權的。

而現在,齊譽卻要把自己拉入到規則之中,你說新鮮不新鮮?

不過,李宏裕對此並不怎麼排斥。

他覺得,皇帝雖是制定王法的人,但,也不能‘逍遙法外’。

合理的約束,並沒有什麼不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