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3章 關於削藩,寒門仕子,佯忘,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口中所說的盛行呼聲,自然是瞎編胡諂,話中重點,當然是削藩倆字。

大臣們聽話聽音,沒有一個不明白的。

關於如何削藩,一直是困擾古今帝王的一個超大難題。

若是摁得過了,藩王們就會產生強烈牴觸;若是抓得鬆了,就有可能釀成藩鎮割據之勢。

這種力道,委實不好把握。

藩王和朝臣不同,不存在所謂的致仕一說,只要他人還活著,就能享受到與生俱來的超然待遇。

此外,藩位還屬於世襲制。

爹死了由兒子繼承,兒子死了又由孫子接盤,福廕可達好幾代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朝藩王的開枝散葉能力極其強大,只要三十來年時間,一個王就可以繁衍出上百個子孫。

想想也能理解,在‘沒有聖諭不得離開封地’的強制禁足令下,他們的娛樂專案確實少得可憐,而造人運動,也就變成了他們日常的主要排遣方式。

宗室人多,就代表開支不菲,僅僅這一項,就佔據了皇帝內庫銀子的八成消耗。

可是,這些錢卻換來了一大群的白眼狼。

他們不僅不感恩,竟然還想著要當皇帝。

就當下的實況來說,豢養門客以及家臣,已經成為了不少藩王的主要嗜好。只要他們處心積慮,就可以經營出一些實質性的名堂來。

由此可見,藩王的勢力必須設法削弱,否則,就會有第二個、甚至是第三個李良啟於未來崛起。

推恩令固然可選,但那卻需要兩代人的時間才能見效,皇帝已經等不及了。

為避免重蹈建武帝的覆轍,他決定採用一種看似的合理的方式來解決此事。而李良啟的造反,就是一個不錯的可選由頭。

當然了,這個由頭是他故意營造出來的,只是別人不知道罷了。

群臣雖然被矇在鼓裡,但也不是懵叉叉的睜眼瞎,他們審時度勢,基本上是看出了癥結所在。

燕王造反,其子又造反,難道這還不夠說明問題的嗎?削弱藩王實力,勢在必行。

然,想歸想,做歸做。

面對皇帝的公然垂詢,大臣們卻是全都閉上了嘴巴,他們既不出一言、也不獻一策,就如同會說話的啞巴一樣。

這種一開口就會得罪一大票人的蠢事,又怎能魯莽地去做呢?

且,還沒有半點好處。

對於群臣們的裝傻充楞,皇帝倍感膈應。

自己自詡是古今少有的道德明君,自然是不適合去唱黑臉,最好方法就是,讓群臣們泣血力諫,而自己則是半推半就地勉強為之。這樣,既保全了面子,又能把事辦成,相得益彰。

可沒曾想,這些個老傢伙一個比一個精,見勢頭不對,全都變成了尸位素餐的假啞巴。你說你說,這還有半點替君分憂的覺悟嗎?

不得已下,皇帝只得向殷俊投去了求援的目光。

都察院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理應開拔頭籌。況且,殷愛卿的威望現在正盛,由他站出來那麼登高一呼,別人又焉能不應?

殷俊見皇帝望來,也不禁泛起了糾結。

老丈人曾再三地囑咐說,一定要處事圓滑,切莫要木秀於林,從這一點上來說,自己不應該去捅這個婁子。

然而,皇帝又是那麼地恩寵自己,而且還賜下了可以為江山社稷一決對錯的無上斷刀,如此大的信任,自己又豈能不盡肱股之力呢?

遲疑了一陣兒,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這一炮,必須得開!

“陛下,透過燕王父子倆先後忤逆不難看出,藩王勢力已經成為了威脅江山社稷的主要毒瘤,此為附骨惡疾,不治將恐深。因此臣諫言,應該削弱眾藩王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