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1章 張家二爺迴歸!,奪嫡,南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病似乎又要患了。

張敬不敢和花寒筠對視,而是一溜小跑跑到張承西面前道:“二叔,二嬸,剛剛回來聽到您兩老回來了,不敢怠慢,立刻過來給您二老請安見禮……”

張承西哈哈大笑,看他的模樣,絲毫不見車馬勞頓後的疲態,當真是神采奕奕呢。

他哈哈一笑,道:“敬哥兒,你現在醒事得很啊,我在京城就聽說你鬧得家裡雞飛狗跳,把老祖宗都給氣病了,你了不得呢!”

張承西的話聽上去是在說說笑笑,可是責備的意思很明顯:

“大哥要進京了,以後二叔的話你可得聽!寒筠多好的姑娘?你怎麼就不知道珍惜?大哥給你立規矩才幾年,你又學著喝花酒,養角兒了?你真要納妾也可以,咱們張家的門楣在這裡豎著呢,明媒正娶,大大方方的,我支援你!可是那畫舫教坊裡是什麼丫頭?就他們也配得上咱們張家的門楣麼?”

張母在一旁聽到張承西這話,神色很是愉快,道:“敬哥兒,你二叔到底是在天子腳下當過差的人,你聽聽他的話,看是不是至理名言啊?老婆子疼你,你拿好心當驢肝肺,現在你二叔當面了,你倒是讓他評評理,讓你二嬸兒評評理,看看是誰對誰錯?”

張敬臉成了豬肝色,他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張承西會直接向他發飆,他怎麼也不會過來趟這一路渾水呢!

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他敢頂撞長輩麼?

一個不忠不孝的罪名,他能夠扛得起麼?

張承西上前,一拍張敬的肩膀,道:“行了,古人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爺們兒誰也沒有犯錯的時候?吸取教訓就是了!去吧,好好坐著!”

張敬退下了,坐到花寒筠的旁邊,張承西又道:

“我張家一直都是詩禮簪纓之族,別說是在江南,就算是在京城別人提到揚州張家,那也會讚一聲‘好世家’,可是近些年來,張家子弟在讀書上鬆懈得厲害。我們這一輩,大哥早早棄文從商,抱憾半生,我努力半生,也不過得一國子監監生功名,這一次我從京城回揚州,一來是掌管咱這個家,督導年輕一輩用功於課業,立進取功名之志。另外,也是等候南直隸出缺,力求能以壯年進入仕途,為皇上守一方疆土,為百姓造福……”

“啊……”

張承西這話一說,全場驚撥出聲。

敢情張承西在京城竟然進入了國子監?而且還順利畢業了?

京城的國子監可不比南直隸應天府的國子監,京城是天子腳下,國子監監生雖然比不上正統的進士,但是和一般的舉人比卻相差無幾。

能入國子監就學的基本都是權貴之後,他們關係很廣,舉人難以補到地方上的實缺,國子監監生卻往往能出黑馬。

張承倘若能西以監生的身份入仕途,張家不就後繼有人了麼?

張母大為開懷,心情極其開朗,浩哥兒,張寶儀臉上都有得意之色,顧夫人臉色卻更是難看,林夫人臉上則盡是失落之意。

張母道:“好!吾兒身懷青雲之志,很好!現在我們張家還有浩哥兒,明年春闈,再給奶奶掙個稟生回來,我揚州張家氣象便具備規模了。”

張承西極善討母親歡心,他和張承東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性格。

張承東沉默寡言,老謀深算,辦事極其的仔細用心。而張承西則是走馬觀花,好大喜功,之前就因為他在揚州屢屢做錯事兒,張榕才把他叫到京城去,放在身邊管教。

一去京城這麼多年,他現在竟然得了一個國子監監生的身份,這回來豈能不顯擺一下,營造出一種衣錦還鄉的喜慶?

老太太就喜歡這個二兒子,她口口聲聲說張家是詩禮簪纓,做夢都希望張家子孫能出人頭地,能考取功名,偏偏張家子弟又不怎麼爭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閃電小兵

戰士

過招

風嘯木

趙浪穿越秦朝

趙浪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