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院試第一!,奪嫡,南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親身邊征戰,期待有一天能立下軍功,從而出人頭地。
秦公子可沒有蘇清這般悲天憫人的心思,她是王妃的掌中寶,在皇族中她也因為受長公主的寵愛,地位極其的特殊。
不誇張的說,她就是在蜜罐中長大的,要不然性子哪裡能這麼野?
不過,他性子再野,現在絞盡腦汁卻也想不出一個辦法來對付陸錚,她來揚州可是來玩兒的呢,自打第一天在陸錚那裡吃了癟之後,這麼多天她都不敢出去。
她現在想到那一天的事情還覺得臉紅,因為實在是太丟人了呢!她這一輩子長這麼大,沒丟過那麼大的人呢!
……
放榜的日子到了!
一大清早,揚州最繁華的瘦西湖牌坊附近就擠滿了前來看榜的人。
童子試道試的放榜,全城關注,不僅是揚州城,還有安慶府、揚州府的學界都高度的關注,所以,這一天牽動人心。
張家,一大清早張母便遣了三批人去看榜,辰時過了,看榜的人沒回來,報喜的人卻進門了。
“張家陸錚陸公子得道試第一,三中案首,得小三元!”
幾十面鑼在新城河邊的大道上敲著,報喜的人列隊從張家正門進來,張家上下從主子到丫鬟到僕從,從來都沒有見過這種陣仗呢!所有人齊聚過來,一起看熱鬧!
報喜的人是一個身形壯碩的漢子,看他長得粗誑,嘴皮子卻利索得很呢,根據他所說,自大康立國以來,揚州的還從來沒有人得過小三元。陸錚是第一人!
要知道大康立國之後,揚州已經出了上萬名秀才,這麼多人中,陸錚前無古人的三中案首,僅這一點,陸錚都要載入揚州地方誌中,這是載入史冊呢!
本來就是個秀才,廩生,可是經這個人一說,陸錚的地位一下就被拔高了,周圍圍觀的人一聽大康立國以來第一人,所有人都齊齊驚撥出聲。
張承西本來心中有些失落,因為張浩然和田澤朋兩人沒在榜上,兩人落榜了。可是此時眼見陸錚得了小三元,他有興奮起來,當即道:
“陸錚是我新河縣才子,這一次能得小三元,這是我新河學界的驕傲!”他這一說,很多新河縣的人齊齊喝彩。
張承西道:“這一次為了備考童子試,本官專門制定了《十三策》,這一次我新河縣一共中秀才八人,其中陸錚更是奪得小三元,新河縣這一成績可以說前所未有,可喜可賀啊!”
張承西這話一說,立刻又有人喝彩,有人道:“張大人擔任了縣丞之後,治學有方,這一次新河縣能得童子試大捷,張大人功勞最高!”
人群中有人這麼喊,立刻引起其他人跟著起鬨,這都是陸錚給張承西出的招兒,那些躲在人群中的人,都是張承西請的師爺門客。
人都有從眾心理,一個人喊了,其他跟著附和,很快就能造成影響。張承西親自給報喜的人發銀子,給眾人的感覺便是這一次得小三元的陸錚那可是地地道的張家人呢!誰說張家不出才子?陸錚不就是麼?
雖然說他這種做法有點掩耳盜鈴,可是普通人哪裡會去想那麼深入,大家只看到幾十個人進張家報喜了,然後又看到張承西給了賞銀了,至於陸錚和張家之間的關係誰會在意呢?
而這個時候又有門子來報,說道試第二榜出來了,這一榜上有張浩然和田澤朋的名字,這一下張家眾人又忍不住喝彩。
張母更是高興得將柺杖都扔掉了,眼淚都出來了,老天有眼啊,祖宗有德,張家年輕一輩終於有人考中秀才了呢!
三府合一的院試,第一榜一共有一百二十六個名字,這一百二十六人是廩生,廩生是生員,是直接有資格參加鄉試的秀才,朝廷為了培養生員,對廩生還有專門的錢糧補助,當地的官方按月負責發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