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3章 進退維艱!!,奪嫡,南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南到了豫州,和他一併來的還有陸錚的岳父戴皋,另外趙雲龍,陳立忠,王文兵等謀臣全都匯聚豫州。

陸錚的家人戴小靜,還有影兒,小奴等也都到了豫州,謀臣家人全匯聚豫州,這代表了陸錚的意志和決心,那就是,兩河之地他一定要守住,不僅要守住,他還要以此來作為自己的根基,這個意志堅若磐石,不可動搖。

“宋乃峰果然是我大康一等一的名將,他規避了最大的風險,同時也給予了我們最大的壓力。從兵力和實力上來說,我們兩河和西北軍比差距沒有縮小,反而拉大了!宋乃峰的幾十萬人是要吃人的呢!所以豫州城的防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長時間的保證高壓!”張平華道。

王文兵武將出身,聽張平華這麼說,他咬牙道:“只可惜我們沒有馬,騎兵卡了脖子,要不然我們南府軍是足以和對手一戰的!”

王文兵一句話,便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現在陸錚的南府軍人數超過十萬人,這幾十萬人中,精銳六萬這都是跟隨陸錚南征北戰錘鍊摔打的精兵,而這六萬人中只有三萬騎兵。

陸錚動用三萬騎兵,倘若西北軍也動用三萬騎兵,雙方交手,陸錚縱然弱一些但是也有一戰之力。可問題是西北軍現在擁有十多萬騎兵,陸錚只有三萬騎兵,這讓陸錚之前制定的“遊擊”戰術根本不可能!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也不可能,兩河的確又是大康最有名的平原地區,騎兵在平原上奔襲,步兵根本沒有辦法與之抗衡。

最近南府軍倒是專門針對性的進行了步兵打騎兵的練兵,雙方在戰陣交鋒的時候,南府軍可以用陣法和陌刀,長槍已經刀盾兵的配合和騎兵一戰,但是對手騎兵則是靈活機動,可以輕鬆的改變策略,陸錚用十幾萬人鎮守兩河地區反而顯得兵力不足,疲於奔命。

“我們大康軍一向和北燕比起來,就是在於馬戰上不戰上風,我大康立國之後,對騎兵的培植一直都很用心,下的力氣也很大。但是馬場大部分都設在隴右和遼東,因此這麼多年來我大康最強大的軍隊便是遼東軍和西北軍,這是先天就決定的,很難扭轉!”一直沒有說話的戴皋冷不丁的說了一句。

他的地位著實太高,而且太有傳奇,所以他輕飄飄的一句話說出來,大家都無言以對了!然後大家把目光全投向了陸錚,因為眼前的這個局面,唯有陸錚才能決斷了。

陸錚苦笑道:“沒有想到啊,我們大康朝有朝一日竟然落到了這樣的境地,現在我們大康朝的軍隊成了孤軍了,西北軍,遼東軍,還有淮南,嶺南軍他們倒是連城了一片。

騎兵的問題我們解決不了,但是我們現在有兩個優勢,第一優勢是我們有糧草,有銀兩,第二個優勢是我們兩河有千萬人口,我們可以把兩河治理好,而後依託兩河的百姓,我們組織出一張防禦的大網來,我相信有了這張大網,我們的敵人遲早會被一一打敗!”

陸錚的語氣篤定,信心堅定,他知道決定勝負的關鍵除了在軍事上之外,政治上才是另外一個重要核心,甚至政治的核心會更加關鍵!

陸錚現在要把兩河治理好,先要加強兩河的最基礎的政權建設,另外還要兩個百姓歸心,便必須要把握住分配製度上的優勢。

河南和河北以前是權閥豪門掌控天下,這裡幾乎是獨立王國,曹家和趙家在兩河的勢力很大,任何人包括朝廷到了兩河的地盤上都需要依託他們才能在這裡立足。

現在陸錚該怎麼立足?是繼續依託權閥豪門麼?如果是這樣,陸錚不可能比曹魏明做得更好,因為曹魏明本身就是曹家的頭面人物,可是曹魏明是什麼下場?他的下場是現在投奔了宋乃峰,成為了宋乃峰坐下的臣子了!

陸錚的聲音陡然拔高,道:“我們為江山社稷而戰,為朝廷和陛下而戰,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是為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閃電小兵

戰士

過招

風嘯木

趙浪穿越秦朝

趙浪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