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1章 出使!!,奪嫡,南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以透過貿易賺得盆滿缽滿,而像陸錚這樣和北燕直接做貿易的人,在遼東人眼中,其實是無比脆弱的!
使團到了盛京竟然並沒有遭遇到太多的阻礙,當馬車行駛在盛京大街的時候,圍觀的人便越來越多,而隱隱聽到人群中有議論:
“來自西北軍的使團前腳剛到,南府軍的使團就過來了,這著實有趣得緊啊!!這一次大將軍究竟會怎麼選擇?他們會選擇出兵滅了南府軍麼?“
“那是當然,南府軍自以為是正統正道,其實不過是江南權閥陸家的私兵而已,咱們的大將軍痛恨江南權閥很久了,這一次豈能放過這等千載難逢的機會?”
“錯了,你這話就錯了,西北軍對遼東的威脅其實更大,那宋乃峰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呢!倘若南府軍完蛋了,北地就剩下西北軍和我們了,他們會放過我們遼東……”
陸錚聽著周圍百姓的議論,心中不由得一驚,他心想盛京城還真是了得,普通的百姓也能知道這麼多事情?
不過旋即他便否定了這樣的念頭,他意識到,遼東內部一定存在分歧,他們絕對有兩種聲音,正是因為如此,這樣的議論才慢慢的在盛京城開始傳,這樣的議論傳得越多,說明平日裡盛京為了這樣的事情議論更激烈。
陸錚一念及此,當即大喜過望,心中一下便有了底,和他一樣心思的張平華也覺得身上的壓力驟減,只要遼東軍中有爭議,他張平華自詡憑他的本事就能讓譚磊信服朝廷,信服豫州。
盛景城很大,有專門供使臣歇息的驛館,譚磊早就把這裡經營成了獨立王國,封王之後更是建立了王府。
王府的銀安殿雖然比不上京城的皇宮那般氣派,可是麻雀雖小,也是五臟俱全。盛京有六部,並且也設了九司,豫州的使團還專門有鴻臚寺的人接待。將使團安置在了驛館之後,張平華主動出手,打點,找機會要面見譚磊。
而童子則把自己的勢力完全運用起來,大康的懸鏡司開始發揮威力,不過一天的功夫,情報便源源不斷的送了過來。
童子向陸錚稟報:“這一次西北軍下了血本了,不僅派了以宋文傑為首的高規格使團,而且還帶來了差不多一百萬兩白銀,另外宋乃峰還承諾讓出京城,只要譚磊出兵,京城的防務就交給譚磊,他則專心出兵對付豫州,滅了豫州之後,兩河之地他也不要,他只要通州以北的關內便可!
這樣的條件譚磊幾乎沒有可能拒絕,這等條件換了我,我也沒有辦法拒絕啊!”
陸錚微微皺眉,透過窗戶他可以看到盛京城的外景,遼東人好戰果然名不虛傳,遠處一望無垠的草場之上,很多策馬狂奔的勇士,一幫人鬧得正歡呢!
他不由得感嘆在冷兵器時代,北人真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就生在馬背上,長在馬背上,在遼東建立打造一支騎兵的真是太容易了。相比起來,陸錚在南府軍中建一支騎兵耗費了幾年光景,到現在才略略具有一點規模。
“童子,你瞧瞧這裡如何?盛京繁華倒是其次,關鍵是這裡有天生的戰爭資源,他們的生計透過貿易而得,而戰備方面,廣袤的草原,草原上的牛羊馬匹,便是他們取之不竭的財富!遼東是兵家必爭之地啊!”陸錚喃喃的道。
陸錚自從到北地之後,一直都在打仗練兵,他將南府軍從幾萬人的規模,現在帶到了十幾萬人的規模,加上江南的南府軍,南府軍的總規模已經超過二十萬人馬。
然而,制約南府軍發展的核心不在其他,就是在馬匹,就是在騎兵上面。陸錚幸虧當年從宋文鬆手中付出巨大代價搞了幾萬匹馬,要不然南府軍現在連三萬騎兵的規模都不會有。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的威力太大了,騎兵的強悍不止在於進攻和防禦,更在於超強的機動效能,古往今來步兵對付騎兵一直是兵家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