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陸雲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雪花鑌鐵、冷鍛烏茲,南宋第一臥底,沈墨陸雲鬟,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種鋼錠原產於印度,在流傳到大馬士革之後,被當地的匠人加工成了有名的波斯彎刀。
據歷史上記載,一把鍛造精美的波斯彎刀,可以把一塊輕若無物的絲巾從空中一刀斬為兩片。
當時古代的中亞騎兵,憑藉衝刺速度無與倫比的阿拉伯馬和大馬士革彎刀,和敵人對戰時甚至不需要揮舞兵刃。他們只需平持彎刀在對方身邊疾馳而過,就可以把敵人的腦袋削下來。
這種烏茲鋼在17世紀的時候就被開採殆盡,所以這種極為鋒利美觀的兵刃就此成為了絕響。沒想到在今天,它卻落到了沈墨的手裡!
沈墨在自己家僻靜的後院裡面搭了個爐子,買齊了鐵匠的全部傢什,開始在自己家裡鍛造這把寶刀。
在歷史上,自始至終鍛造這種烏茲鋼錠的技術,都掌握在極少數大馬士革工匠的手裡。一直到這種材料絕了種,這些技術也不為外人所知。
當然在現代,這就不算是什麼秘密了。
其實烏茲鋼如此鋒利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它的內部結構裡面含有無數細小的結晶。這種結晶在外面看起來,使得它猶如雪花一般晶瑩閃亮,這也是它“雪花鑌鐵”名字的由來。
另一方面,在微觀結構裡,這種結晶在刀具上會形成鋒利的鋸齒狀刀刃。所以它才會異常的鋒利堅實。
其實鍛造烏茲鋼的秘密很簡單,冶煉這種烏茲鋼錠的溫度絕對要控制在一千度以下。否則的話結晶就會融化在鋼鐵之中。
所以在鍛造它的時候也要採用低溫鍛造。只要一次加溫過度,這塊材料就會變成一塊凡鐵,這塊珍稀之極的雪花鑌鐵也就一文不值了。
沈墨用炭爐加溫鋼錠,專門挑揀入夜的時候鍛造。因為在黑夜中,他可以清楚的看到鋼鐵表面的溫度。每到鋼鐵被加溫到微微發出暗紅色的時候,他就開始出爐鍛造。
他一邊嚴格的控制著溫度,一邊仔細的計算著這塊材料的含碳量。
不斷的加溫鍛打,會使得烏茲鋼中的碳成分慢慢的被析出。如果要是加溫鍛打過度,在它打造完成以後含碳量過低。那麼這塊鋼就變成了熟鐵。不但失去了韌性、也會變得非常軟。
在沈墨很有耐心的接連鍛打了七八天之後,寶刀逐漸成型,材料中的含碳量也達到了百分之十二左右。
沈墨在前世的時候,就曾經在一家地下軍火工廠裡面臥底過。在那將近兩年的時間裡,他耳濡目染,學到了不少鋼鐵材料和軍工化學方面的知識。
更有意思的是,這家軍工廠畢竟不是什麼聯合工業、集團性質的大廠,在裡面加工軍火的時候,很多工藝都是因陋就簡的土法上馬。
這些在當時看起來很是粗糙,甚至可以說是粗製濫造的工藝,卻正好降低了沈墨在古代複製這些工藝的門檻。
沈墨在鋼刀鍛打基本成型之後,又用最後一次鍛造精修了它的外形。然後用低溫冷淬的方式淬火。
在這之後,他檢查了一下刀身,估計這把刀的含碳量大概是10%,也就是後世1095鋼材的水平。
在這之後,他又用常溫冷鍛的方式把刀鋒再次鍛打了一遍——這可是連大馬士革工匠都沒掌握的工藝!
在南宋這個時代,只有西夏“瘊子甲”上面的甲片是冷鍛而成的,這種工藝可以使得鋼鐵材料的硬度,更上一個臺階!
在鋼刀鍛造完成之後,沈墨仔細的把刀身打磨得精光四射。刃面上光潔平整猶如一泓秋水。
但這還不是最後一步,這時候的刀,還不是聞名天下的大馬士革刀。
沈墨在藥鋪裡買了一斤黃礬——話說這東西還真不便宜。黃礬是中藥裡面的一味。有解毒殺蟲、治療惡瘡的功效。但實際上它就是硫酸鹽結晶。
他在將黃礬融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